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馬媒:中國城市文化重外輕裏遇尷尬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6日 1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8月13日文章,原題:重"面子"輕"裏子" 中國城市遭遇尷尬

  中國城市文化看重的是面子,而非裏子。中國的現代化,城市是急先鋒。在各城建得越來越美之時,城市建設在地下管網層面存在著先天不足。而恰恰是地下管網的缺失,證明了中國城市的尷尬,也凸顯了城市現代化過程中的瑕疵。

  2011年入夏以來,中國多個城市因暴雨出現內澇。“重地上、輕地下”是中國城市建設通病。長江重鎮武漢痛定思痛,決計要耗資120億疏通城市地下排水系統。

  中國的現代化,城市是急先鋒。在各城建得越來越美之時,城市建設在地下管網層面存在著先天不足。而恰恰是地下管網的缺失,證明了中國城市的尷尬,也凸顯了城市現代化過程中的瑕疵。

  陰陽結合和諧與共

  電影中,中國觀眾對於巴黎和倫敦地下城中的四通八達感到不可思議。有時甚至認為,這些城市真的存在著阡陌匯通的地下城嗎?事實確然,西方大都市,早在18、19世紀就已經實現了城市低下管網的構建。當然,他們興建地下管網的目的有的是為了排水,有的是為了佈線,有的是為修建地鐵,也有的是為了城市衛生和防疫,但結果是有了地下城,陽光下的城市潔凈通暢了許多。

  這就是西方的城市文化,回味起來,卻更吻合中國的易經文化精髓——陰陽結合,和諧與共。雖然中國是個傳統的農業社會,但是在城市建設中也同樣曉得這樣的辯證哲學。贛州福壽溝,能夠惠澤千年之後的人們就是典型例證。古人的城市排水系統,甚至讓北京、廣州、杭州和武漢這些現代化的大城市蒙羞。

  由此可論,城市的現代化,並非僅僅止于巍峨的大樓和寬廣的街道,還應該包括看不見的地下部分。也就是説,地下管網的佈局是否科學健全,也是城市現代化不可或缺的血脈筋絡。

  遺憾的是,中國城市文化看重的是面子,而非裏子。沒有幾個城市具有完備的地下管網,當缺乏這些血脈筋絡時,關鍵時刻,譬如暴雨來臨時,這個城市就露出了原形。更可笑的是,中國城市力經常看到的開膛破肚的市政工程,也凸顯了缺乏地下管網的現實窘境。

  完善地下管網工程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古人對形式主義最辛辣的諷刺。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治理者也應從這種諷刺中汲取教訓。所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對中國城市而言,應有長遠的城市規劃,尤其要完善地下管網工程。武漢投資120億完善城市排水系統,是件好事,期望武漢三鎮能給中國城市提供一個現代化的“范兒”。值得一提的是,越是極端的天氣,越能檢驗一個城市的防汛功能。把極端天氣作為推卸責任的藉口,要不得。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在其傳世名著《悲慘世界》曾言:“下水道是城市的智慧和良心”。須知,這可是來自19世紀的智慧箴言,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各大城市紛紛豪言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時候,城市治理者應該反思下自己城市的“智慧和良心”。(張敬偉)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