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玉勝:坦誠才能讓故宮不怕“深喉”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16: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麻煩”不斷的故宮博物院,唯有充分展示誠信,才會讓人心凝聚、信任回歸、“內鬥”消弭、公眾釋疑

  10日,關於媒體與網絡爆出的“封口費”事件以及4件文物受損一事,故宮方面予以否認。對於近期不斷有故宮內部人士向媒體爆料的情況,有故宮工作人員擔憂,希望故宮不要再陷進“內鬥”的泥潭。(8月11日《北京晨報》)

  説到故宮,人們自然會將其與數以萬計且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聯絡在一起,進而勾起對歷代宮廷內部相互傾軋、鉤心鬥角內幕的浮想聯翩;而如今的故宮博物院,自打“失竊門”曝光,數月間“錯字門”、“會所門”、“哥窯門”、“瞞報門”、“私拍門”、“封口門”等諸“門”洞開,猛料不斷。據説導致故宮家醜外揚的均屬“內部人”所為,是“內鬥”升級的結果。此言也許不虛,畢竟故宮深似海,唯有內人知。

  在人們的記憶裏,“內鬥”終歸不是一個好字眼。它意味著矛盾、糾葛和衝突,並且常常與內訌、內亂、內耗連在一起。然而,“內鬥”也並非純粹的壞事。在潛規則盛行的時下社會,“內鬥”卻往往成為內幕曝光、腐敗暴露的催化劑。由於部門之間的行業壁壘和企業內部管理的自成體系,外人很難知曉其暗箱操作的不當之處。因此,為了解真相和掌握第一手材料,人們常常寄望于內部人士的“反水”和“爆料”,有記者甚至不顧危險而深入虎穴臥底跟蹤。試想,如果不是鬱美凈八女工的憤然舉報和中石化廣東分公司爆料人的“泄密”,“過期産品改日期再賣”和“天價酒”事件何以曝光天下?正是許多由“內部人士稱”、“知情者爆料”的負面消息,幫助人們清楚了事實真相、洞悉了交易內幕、知道了行業“潛規則”。

  理性分析“內鬥”,無外乎由當事者權力之爭、利益考量、良心發現等諸多因素形成。但最為關鍵的應該是公開、公正、透明的監管機制缺失。擺平“內鬥”,回應質疑,不能採取隱瞞和“否認”的消極態度,更不能用“封口令”堵塞言路或追查“泄密人”打擊報復。唯有還原真相,重樹誠信,才是終結“內鬥”的治本良藥。

  事實上,故宮多起醜聞的曝光是其內部信任危機的集中反映。用一位知情者的話説,“故宮瞞報文物損壞,瞞報的其實不是文物,而是內部利益關係。長期以來,故宮出現很多文物損壞事件,沒有一件被處理過,相反有很多直接責任人卻得到提拔。”我們理解故宮人終結“內鬥”、期盼“和諧”的願望,但文過飾非、放棄原則的“團結”只能是卿卿我我的“結團”。而這種沒有批評、缺乏監管的“結團”,損害的是公平正義,喪失的是社會公信,危及的是事業發展,最終受傷的還是屬於全民的故宮和國寶。

  “誠信”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人際交流的信用的合稱,既是立人之本、齊家之道、交友之基,更是經商之魂、為政之法,堪稱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縱觀故宮對質疑的回應,人們多見“否認”,鮮見澄清,更看不出誠意。把醜聞曝光歸咎於“內鬥”頗有轉移公眾視線之嫌,而真相才是人們最為關心的。“麻煩”不斷的故宮博物院,的確到了應該真誠深刻反思、如實回應質疑、痛下決心整頓的時候了,而如何在其內部和外界重樹誠信形象至關重要。唯有充分展示誠信,才會讓人心凝聚、信任回歸、“內鬥”消弭、公眾釋疑。正如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在博客中所言,面對“鴨梨”沒有好辦法,誠信為生存第一法則。否則“鴨梨”會越來越大。(張玉勝)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內鬥
  • 深喉
  • 故宮博物院
  • 爆料
  • 鴨梨
  • 潛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