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英國騷亂,小麻煩大問題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9日 1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陶短房

      當上週四,一名叫馬克.杜根的29歲黑人男子在警方追捕中中槍斃命,死者親友和警方發生糾紛之初,英國政府和傳媒並沒有太當回事,週六的示威是事先告知的,參加者也僅有死者親友等二、三百人,在此期間,報道和關注也不太多。

      然而事態在當天夜裏便急轉之下:托特納姆區數十家店舖被焚燬,數百家店舖被洗劫一空,街道上處處火光,不時有毆打、暴力出現,警方疲於奔命,騷亂和暴力更在幾天裏從托特納姆區蔓延到北倫敦,又從倫敦大都會蔓延到布裏斯托爾、伯明翰等多個城市。英國內政大臣特蕾薩.梅承認,這是英國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力事件。

      即便如此,正如法國《世界報》所評述的,騷亂的規模、組織性和破壞性,都遠不如1985年、同樣起源於托特納姆區的北倫敦騷亂,在上一次騷亂中,一名叫辛西婭.加萊特的婦女被宣佈因心臟病發作死於警察局,導致席捲整個北倫敦、聲勢浩大的群體性暴力。

      然而麻煩雖小,問題卻著實不小。

      托特納姆區是倫敦著名的“三多”地區,即貧困戶多、黑人多、少數族裔多,據説有多達39個不同的族裔聚居於此。這個區失業率、尤其青少年失業率高,移民比例大,且充斥著黑手黨和販毒者,海洛因交易、少女懷孕和犯罪率都在倫敦名列前茅。社區貧困化、青少年高失業率、移民和本土居民間的不平等、種族隔閡,這些都是騷亂的溫床,而債務危機爆發後政府緊縮公共開支、削減福利,讓矛盾變得更突出,底層民眾感到更加失望和憤怒。1985年的北倫敦騷亂,根源即在於此,隨著英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表面上的警民關係得到改善,種族歧視現象在光天化日下也似不再突出,但最根源的經濟、就業和貧富懸殊問題並未得到解決,正如經濟學家克裏斯班.波利所言,26年過去,一切都換湯不換藥,警察依舊被視作外人,而無所事事的青年人仍然是社會不安定因素,這並非什麼種族問題,儘管黑人青年相比白人青年,更難找到飯碗。

      托特納姆區並非英國乃至歐洲唯一具備上述騷亂肇因的社區,此次騷亂蔓延的恩菲爾德、伊林、克拉普漢等倫敦大都會街區,以及布裏斯托爾、伯明翰等城市的社區,幾乎都不同程度存在貧富差距大、移民和黑人數量多、人口結構年輕化、青年人失業率高的問題,而2005年年11月法國巴黎郊區埃松省艾弗裏地區的“93省事件”,事發地係移民密集、青年失業率畸高的社區,騷亂導火索則是巴努.特奧雷等兩名移民青少年因燒車被警察追捕而觸電身亡,2008年希臘雅典騷亂起源於貧困人口多、幫派活動猖獗、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伊哈瑞亞區,騷亂導火索則是一名15歲少年少年格裏格羅普魯斯在街頭衝突中被警方打死。由於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貧富懸殊拉大,在許多國家的大城市裏,移民和少數族裔往往被視作替罪羊,認為他們的到來搶走了當地人的飯碗,並帶來犯罪和幫派活動,極右派勢力借機坐大,而一些國家的政府為了選票也對此聽之任之,甚至推波助瀾。法國總統薩科奇曾把黑人移民稱為“流氓”,並動用警察驅趕吉普賽人,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曾公然宣稱“多元文化已死”。如果説,不久前挪威極右翼分子製造的奧斯陸慘案給人們敲響警鐘,那麼此次托特納姆事件不能不讓歐洲各國警覺,因為幾乎每個大城市的周圍,都有不止一個“托特納姆區”。

      前面提到,社會福利和公共開支的削減加劇了貧困階層的困難,助長了他們的不滿情緒,而這種削減的根源,則是各國在經濟衰退和債務危機臨門的狀態下,不得不緊縮政府開支、控制負債和赤字的必然結果。由於歐洲債務危機的蔓延,歐元區一直將緊縮、削減,當作應對的不二法門和救助的必要條件,希臘等地延續至今的街頭抗爭,被普遍認為是這些國家民眾被高福利“寵壞了”之後的情緒發泄。托特納姆事件令英國和歐陸各國不得不慎重反思,以減少這種緊縮政策的社會衝擊力,避免類似騷亂的發生和蔓延,畢竟福利削減最大的受害者,始終是低收入階層。

      許多評論者認為,此次騷亂中英國警方應對乏力,根源在於警力不足,警方在底層民眾中缺乏公信力,而大都會警署一、二把手因默多克“竊聽門”事件于不久前雙雙去職引發的混亂,讓一切雪上加霜。從法國、希臘和挪威的事件中不難發現,各國警方均存在對類似危機的不適應,一旦風波降臨到自己頭上,其應對能力令人擔憂。

      此次騷亂中,絕大多數參與者並無明確政治訴求,而是聽到騷亂傳聞、感到可以借機發泄甚至“發洋財”而“法不責眾”、無需擔心後果後涌上街頭的,網絡和手機的串聯作用更成為關鍵。網絡信息時代讓騷亂蔓延更迅速,組織更便利,此次騷亂中,英國政府儘管對網絡採取了一定控制措施,但串聯者很快通過黑莓手機等途徑繼續傳遞信息,這表明相對於信息傳播的渠道,動機本身是更危險的,對於此,英國也好,歐洲各國也罷,恐怕都沒做好充分的準備。

      就在托特納姆騷亂波及倫敦以外的同時,隨著標普對美國主權信用降級,金融風暴再次席捲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恐慌蔓延,這很可能導致各國經濟惡化、社會動蕩和財政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避免一個又一個類似事件發生,對各國而言,都是個嚴峻的考驗。

責任編輯:張鑫

熱詞:

  • 托特納姆
  • 英國騷亂
  • 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