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外媒:人民幣國際化將是大勢所趨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1日 1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新網7月2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發表社論説,美元信用的下滑,迫使依賴國際貿易的新加坡支持中國推動以人民幣作為區域貿易結算貨幣。該國副總理張志賢前日與到訪的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會談時便指出,採用人民幣作為區域貿易結算貨幣,有助消除目前貨幣市場急劇波動的不確定性,並降低進行貿易活動時的貨幣風險。不確定性及風險的根源指的顯然就是疲弱不堪的美元。

  文章摘編如下:


  新加坡與中國就人民幣結算問題的磋商已進入後期階段,相信一旦達成協定,將有助於進一步促進雙邊的經貿關係,讓新加坡能夠更好地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更自由地進入中國市場;這同時也象徵著人民幣國際化的征途,又邁前了一步。在美國債臺高築,國內激烈的黨爭又很可能危及美元國際地位之際,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無疑顯得更為突出。


  人民幣的國際化與中國經濟的崛起息息相關。在中國改革開放,主動融入國際經貿體系後,人民幣的角色便不斷演變。1994年,中國政府宣佈實行以市場為基礎的浮動匯率制度,開始了人民幣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進入21世紀,人民幣的地位也因為中國成為全球貿易大國而水漲船高。自2008年中國和韓國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後,北京至今已經和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冰島、新加坡、新西蘭等經濟體有了類似的安排。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2009年開始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並從原來的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五城市試點,在2010年擴大到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吉林、黑龍江、西藏、新疆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跨境貿易結算只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接下來將是朝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上被廣泛用作交易貨幣前進,最終則是人民幣成為各國外匯儲備中的主要貨幣之一,真正實現國際化的目標。


  在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似乎加速的背後,是美元作為國際交易和外匯儲備貨幣地位的顯著動搖。至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仍然為提高舉債上限爭論不休,各大評級機構相繼警告要調低華盛頓的主權信貸評級,市場在觀望的詭異氣氛中開始對美元流失信心,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頻頻下挫,前日對新幣一度跌破1.20的歷史新低;美元貶值也使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財政年度蒙受歷來最大的109億元虧損。


  美元信用的下滑,迫使依賴國際貿易的新加坡支持中國推動以人民幣作為區域貿易結算貨幣。副總理張志賢前日與到訪的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會談時便指出,採用人民幣作為區域貿易結算貨幣,有助於消除目前貨幣市場急劇波動的不確定性,並降低進行貿易活動時的貨幣風險。不確定性及風險的根源,指的顯然就是疲弱不堪的美元。


  當然,人民幣國際化並非直線前進,過程中不乏艱難的挑戰與障礙。由於中國在對外貿易裏一直累積巨大順差,國際化的結果可能使得中國因企業不再需要動用儲備的美元而積存更多外幣,並導致熱錢更容易涌入中國,讓已經熾熱的通貨膨脹火上加油。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後,世界銀行也對美元的未來持悲觀態度。該行5月發佈的報告預測,美元將在2025年喪失獨尊地位,取而代之的會是一個“多貨幣並存”的貨幣體系,而人民幣將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彭博社日前對1263名經濟學家、分析師和交易員進行調查,大多數認為人民幣將在2016年前實現自由兌換,半數更預測人民幣將於10年內成為儲備貨幣。


  在美中國力消長變化之際,國際金融格局的轉變卻並非一帆風順,人民幣國際化能否就取代美元的地位,也不是必然的結局。唯有應對好內部的挑戰,人民幣才能順應外部大勢,在國際經貿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