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鐵:動車慘劇警示速度的風險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5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鐵路的硬道理,不僅是路網的數量、運行的速度,更應該是細化的管理、安全的保障。

  我們的關注還未及從京滬高鐵的各種小狀況上離開,一起更嚴重的事故,讓鐵路交通安全以無比慘烈的方式,再次闖入視野。23日晚,兩列動車在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區間發生追尾事故,兩列車共有6節車廂脫軌,已造成約200人死傷。

  從這次事故往回看,京滬高鐵所遭遇的供電故障、雷電天氣等,可能並不只是一條高鐵線路的問題,而是在提醒整個“高速時代”的鐵路交通安全。如果不是讓速度麻痹了安全神經,為種種小毛病找出“不可控因素”“不可測原因”的藉口,而是從中吸取教訓、堵塞漏洞、完善管理,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次慘劇了。

  近幾年,鐵路的躍進式發展,給我們帶來極大便利,也刺激了經濟社會的快速前行。然而,高時速的運營、高密度的班次甚至全封閉的車廂,也給列車運營和安全管理帶來了極大挑戰。

  不管多麼先進的科技,多麼高速的發展,都必定要經歷颱風、暴雨、酷暑等複雜氣候狀況的考驗,要面對春運、暑運、黃金周等客流高峰期的考驗。火車不是在實驗室中運行,作為一種與公眾生活水平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掌握好高速和安全的關係,尤其重要。

  鐵路的硬道理,不僅是路網的數量、運行的速度,更應該是細化的管理、安全的保障。然而,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只是用裝備現代化的提速來支撐鐵路的發展,把發展僅僅理解成硬體水平的提升,安全則被當做一種管理上的軟體對待。從2008年膠濟鐵路動車脫軌事故,到各地高鐵不斷出現的小毛病,現實一再發出警示,安全才是鐵路的硬道理。

  鐵路的發展,對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鐵路事故還是屢屢證明,我們預防和應對鐵路安全事故的能力遠遠不足。不僅僅是鐵路,近期安全事故頻發。從哈爾濱居民樓坍塌,到浙江、江蘇、福建、北京等多處大橋垮塌;從北京地鐵電梯事故,到長途客運汽車爆炸燃燒,每一起事故背後,都有著從建設、管理到監督等各個方面的問題。

  種種事故驗證了德國社會學家貝克的結論:在後工業化的時代,人類正在步入一個“風險社會”。這樣的風險更多地來自人類自身,是所謂“人造風險”或“文明的風險”,它是人類發展、特別是科技進步造成的。為大發展、大跨越歡呼時,社會管理者尤其需要保持警惕、完善制度,做好應對“文明的風險”的準備。這是權力的基本職責所在,更是職業的底線道德所在。

  (本報特約評論員張鐵)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風險社會
  • 動車
  • 文明的風險
  • 路網
  • 京滬高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