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愚巷:請給"張尚武們"讀大學的機會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0日 14: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聲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文/愚巷

  這兩天,大運會冠軍張尚武街頭賣藝被網友發現後,隨後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張尚武,張尚武的前夕今世逐漸浮出水面。張尚武于2005年拿著自主擇業的補償金6萬餘元從河北省隊退役。2007年張尚武因盜竊罪被判刑,今年4月剛出獄。

  從國家隊到省隊,也就是説張尚武的運動生涯一路下滑。加上比利時世錦賽只拿第六名,因此無緣雅典奧運,張尚武開始自暴自棄,與教練關係鬧僵。還有個原因,張尚武腳跟腱斷裂,他的隊友説張尚武在比利時參賽時跟腱就已斷裂,最終致張尚武離開國家隊,除了性格突變消極,跟腱斷裂第二個原因。

  張尚武的不幸來源自身與體制。他的不幸太多可羅雀,比較其他運動員的不幸,張尚武不過其中。

  全國女子舉重冠軍鄒春蘭遭遇幾乎與張尚武相同,鄒春蘭共獲得9塊金牌,退役後在一家大眾浴池靠搓澡謀生,每月收入不足500元。才力也是,才力獲全國,亞洲冠軍共60多個,去世前做保安,去世時身上只有300元。其他還有前女足國腳王丹退役後擺地攤。摔跤冠軍李朝輝為拿冠軍付出代價,導雙耳畸形落到沒錢治病。冠軍唐穎退役做營業員月薪只800元。冠軍劉菲2000年退役後,生活過得相當窘迫。

  體制背後喪送了金牌運動員,他們為金牌付出代價,參賽時衝在最前線,退役後工作最底層。榮耀與羞辱的對比,這一切歸咎於平日讀書少。雖然運動員青春的時光人人羨慕,一旦等到退役,金牌只代表過去,生活仍將繼續。那麼,退役後的生活如何保障?

  有人認為運動員脫離體制後當應自強不息,頑強創業,退役後不必再依賴國家,如果運動員退役後也靠國家撫養,對其他人不公平。我認為,運動員選手萬里挑一,不是人人都能當的,拿金牌的更是少數。國家著重培養運動員,挖掘他們年輕時的潛力,而運動員犧牲青春,學業荒廢,加上幾萬元的退役金能創點什麼業?想反,知識面曠闊,創業的歪路可以少走,創業的點子比文盲豐富。導致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原因何在?該有誰來賠償他們的知識?

  金牌運動員無緣大學,尤為重要的失去了。特別像體操,舉重的運動生涯短暫。這部分運動員來自農村,很大層面上在於自身背景,家庭條件,交際能力,文化修養。一陣掌聲過後,最後在閃光中黯然失色,直至無人關注。

  張尚武獲得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金牌卻沒念過大學,曾要求讀大學遭拒。正如他説:“如果説因為體育而改變了命運的,只有奧運會冠軍。可是奧運冠軍又能有幾個呢?多少人、多少年才能出一個奧運冠軍”?

  或許真的只有奧運冠軍才能念大學,或許真的只有奧運冠軍才能改變命運?可李娜得的也不是奧運冠軍,她的震撼力超越了奧運冠軍,這有是為什麼?奧運至上的理論,這套萬惡的思路我覺得要改改。

  奧運金牌固然榮耀無邊,但每個冠軍相當重要,每塊獎牌相當的沉甸甸。要是沒有第一塊金牌,何來接下去的金牌?其實,不光金牌,凡是拿到獎牌的運動員都應當器重,他們付出的理應得到回報,不但是金錢的上的回報,更需精神上的回報。精神的滿足感最為無限,當然不是曇花一現的金牌,而是長久的知識與技能。

  很多拿到奧運金牌的運動員去讀了大學,沒拿到奧運金牌的,拼搏過,努力過一樣有上大學的機會,請給他們一個上大學的機會!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