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孫瑞灼:高校因何深陷負債困局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2日 14: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目前,高校負債經營已很普遍,據審計署披露,到2010年底,全國一共有1164所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有地方政府性債務,金額近2635億元。

  高校背負鉅額貸款,直接導火索是大學擴招。從1999年開始,許多高校不斷擴大辦學規模,盲目增加學科門類,出現了不管工科、理科院校,都有新聞傳播學和廣告學的怪現象。地方政府也把城市管理和市場運作等手段運用到高校管理,不惜投鉅資開發“高校園”、“大學城”,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發展拉動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甚至是拉動一座城市社會、科技、教育的綜合發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2000年開始,依靠銀行貸款建成一批規模宏大、華美壯觀的大學城,一些高校也因此深陷還貸泥潭。

  按理説,高等教育作為公益性事業,公辦高校作為政府支持的事業性單位,不同於企業,無須走市場化的路子,把自己當作市場主體來經營。但事實卻是,擴招後的高校為了償還貸款,不得不走向市場化的運作,將自己變身為市場主體,等同於盈利性企業。在鉅額債務的壓力下,許多高校不得不提高學費,大大增加社會群眾受教育的成本,以致一些品質兼優的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不堪重負因此被拒大學門外。另一方面,企業有《企業破産法》的約束,規範著其市場化運作,而學校是國家的,貸款最終還不還,買單的永遠都是政府。而不用擔心貸款風險的高校,花起錢來自然大手大腳,行政大樓裝修得越來越高檔,學校門面建得越來越氣派,有的連三層樓的飯堂都安上了豪華電梯,各式的賓館、會議中心、假山、人工湖……極盡奢華,高校在工程建設中出現的腐敗現象也屢見曝光。

  破解高校負債辦學困局,一方面高校應當挖掘潛力,實施自救。可以在政策允許下盤活自己的資源、資産,出讓空置的土地、校舍,緩解高校的資金困難。另一方面,更關鍵的是高校要轉變思想觀念,將發展重心由擴大規模轉向提升教育質量。早在2007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高等院校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相對穩定招生規模,加強高水平學科和大學建設。”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一些高校在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中,規模是擴大了,但教育質量卻有所下降。當前,高等學校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注重內涵的發展,一個方面要提升教育的質量,另一方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潛力,而不是盲目地擴張。

(孫瑞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