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制度破冰,中國慈善才有明亮未來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8日 18: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王石川


  “拒絕通過紅十字會,定向捐獻50萬元給武漢市孤殘養老院”。在本月5日晚WTA為李娜舉辦的慶功會結束後,網絡上就瘋傳“娜姐”將出資2萬元加上獎金扣稅後實得的48萬元,合計50萬元捐贈給武漢市孤殘養老院。昨天,本報記者通過多方求證後得知,這則消息完全屬於誤傳,因為傳聞中的“武漢市孤殘養老院”並不存在。(7月8日《重慶商報》)

  消息雖已被證偽,但思索不能停止。耐人尋味的是,一家網站進行了一個名為“李娜60萬獎金捐給養老院拒絕捐給紅十字會,您怎麼看?”的網絡調查,“支持,親手捐給養老院比通過紅十字會靠譜”的選項贏得了84%的網友支持;“紅十字會還是很官方的機構,捐助有保障”的選項贏得的支持是0%。這一結果,無需過度闡釋,已經表明了不少網友的鮮明姿態,即對紅十字會不信任,對慈善機構不信任。其實,此前李娜已經表態害怕過某些基金會。因此,假消息背後透露出真心態。

  遭遇信任危機的絕不只是紅十字會。也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抑或自身本就不純粹,除了紅十字會,其它慈善機構也面臨公信力之劫。此前,在北京的慶功會上,李娜談及去年捐助玉樹時,發表肺腑之言:“去年我去了青海,現場看了捐款落實的情況,就是怕某些基金會……畢竟之前有過類似的事情發生。”“就是怕某些基金會”,雖未指名道姓,但無疑道出了一個事實,不少基金會不可信、不可靠、不可期待。

  破除對基金會的不信任需要雙管齊下。對於官方慈善機構來説,去行政化、官僚化,是當務之急。同時,應強化信息透明,同時紅十字會,香港紅十字會可圈可點,口碑甚佳,有什麼秘訣?無非體現在三個字,嚴審計、曬信息、強監管。據香港紅十字會發言人蘇小姐表示,“(香港紅十字會)一定會給數額較大的捐贈者做文字圖片和財務運用的報告,而小數額捐贈的市民,我們也會組織探訪團去察看。”

  而對於民間慈善組織來説,最需要的就是制度破冰,需要打通各種有形無形的羈絆和掣肘。應該説,不少民間慈善組織,公信力強,深孚民意,比如壹基金。壹基金被稱為“中國NGO中和國際先進經驗最為接近的民間慈善組織”,獲此褒獎,原因並不複雜,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負責壹基金的審計,每年要出具五份財務報告(四份季報和一份年報)。

  壹基金的流動資金,不僅由會計師事務所全程跟蹤監督,且其賬務全部在壹基金的官方網站上公開發表,讓所有的人都能夠看到。但是,應該看到的是,曾幾何時,壹基金沒有“身份證”,李連杰甚至感嘆壹基金或將夭折。當然,峰迴路轉的是,深圳市民政局收容了壹基金,壹基金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無業務主管單位、由民間機構發起的公募基金會。

  值得提及的是,7月4日,在2011年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上,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民政部門對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類、社會服務類社會組織,履行登記管理和業務主管一體化職能。這意味著,上述三類社會組織將可直接登記,改變之前的雙重管理門檻。據介紹,上述三類社會組織,也是首批納入民政部門對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範圍的試點。一定程度而言,這是慈善發展的里程碑,因為李立國的表態表明,公益慈善類組織將走出灰色地帶,無需挂靠業務主管單位,即可直接登記,這種身份上的正名,無疑是激越人心的進步。可以料想的是,會涌現更多的公益慈善類組織,有力推動慈善進步。

  當然,也不必過於狂歡,制度固然需要不斷破冰,而監管同樣不可或缺,沒有公眾監督,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慈善組織,都不可能具有足夠的自凈功能,也不可能一下子前程通衢,逐漸與國際接軌,既要放開,也要收住,既要管理也要監督,夫如是,中國慈善才有明亮未來。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紅十字會
  • 李娜
  • 捐款
  • 不通過
  • 信任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