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安:個稅起徵點人大翻盤意味著民意小勝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6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個稅起徵點在人大翻盤,到底什麼起了決定性作用?一切尚在猜測。

  從一開始,人大就把球踢給了自己。在人大法工委向公眾徵求意見結束僅15天,人大就把意見梳理了出來,效率還是可以的,“原汁原味”,83%的人希望個稅起徵點從3000元上調。於是有媒體挑起了高帽:相信全國人大不會對如此廣泛的民意無動於衷;在中央全力推進民生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不妨將其看作建黨九十週年,政府為民眾獻上的一份厚禮……

  這最後一句有點毛病,減稅是誰給誰的禮物?

  人大被架上高位,如何動作?但接著,晴轉多雲,6月27日人大再審,除將個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3000元個稅起徵點不變,公眾色黯。到6月29日,各位委員還意見紛雜,二審似難通過。但在6月30日表決時,委員們面前的審議稿已經改成了起徵點3500元,且一鼓作氣以134票贊成、6票反對、11票棄權通過——這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麼?

  之前,反對提高個稅起徵點的主要是財稅官員。理由無外乎,其一,要為實施綜合稅制保留更寬的稅基,要培養公眾的納稅意識。財稅官員説,個稅起徵點上調到3500元後,個稅納稅人數由8400萬人減至2400萬人,本來公眾納稅意識就差,這豈不更糟?

  此説確有道理。有領導説,納稅人是少數,人民是多數,還是要提倡為人民服務。那是2000年,當時個稅起徵點是800元,多數人不繳個稅。如今十多年過去了,不僅是領導,百姓們都提高了覺悟,知道中國的稅收大多是間接稅,像個稅這樣的直接稅只佔稅收的6.3%。也就是説,儘管起徵點提高後只有2400萬個稅納稅人,但實際上,中國人人都是納稅人,喝口自來水都繳了間接稅,豈能沒有納稅意識?並且,3500元打不住呀,中國人口紅利將完,沒準兒明年富士康的工人也要交個稅了。

  其二,官員説,提高個稅起徵點每年讓國家少收入1600億,委屈狀。

  這就有點欺負公眾了。1600億對於去年一年77390億元(不包括關稅、船舶噸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的稅收收入算個啥?並且,政府有的是融資辦法,隨時可以增稅,比如地産稅,隨時可以發行貨幣,比如4萬億刺激計劃。官員現在的麻煩反倒是,年初提出今年財政收入增長不超過8%,但前5個月月均增長已達到32%,到年底如何向公眾交代?超過8%的部分如何處置?

  其三,有財政官員説,起徵點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已經足夠覆蓋近兩年來因物價上漲導致的基本生活費用的上漲,起徵點的討論沒有意義,因為不理性、不專業的大眾對起徵點調整到多高都不會嫌高。

  與這位官員討論這一問題確實沒有意義,因為他不理性,在今年兩會上他説“國防支出也是民生”;因為他不專業,他不買菜,甚至不花錢,無從與百姓共同體驗生活的艱難。甚至,國家統計局也不夠專業,3000元起徵點的依據是,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為2167元/月。但類似統計數據多次受到嚴重質疑,比如房價上漲1.5%,比如“住房月支出111元”。而此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3000元還不夠繳一居室每月的房貸,完全違背“基本生活費用不必繳稅”的原則。

  實際上,官員學者給出的數據並不重要,如個稅納稅人數由8400萬人減至2400萬人,如月薪5000元者每月個稅從325元降到45元,前者似科學,後者似民意,科學與民意兩張皮,這些理論上的説法沒有實際意義,因為中國社會距史學家黃仁宇所説的“數目字管理”還差得很遠,至今連個人支票都未普及。

  個稅起徵點人大翻盤意味著什麼?在官民利益之爭中,很多民意被官員打著科學的名義否定,此次民意取得了示範性的小勝。那麼,民意如何取得了小勝,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麼,確實值得探究,以為後循。想想吧,討論人民的利益,而人民只能通過與會的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的微博略知一二,至今還不知6票反對者何人,反對理由何在。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