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單學剛:微博之力如何撬動現實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30日 0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如果把2009年算成“微博元年”,不到3年,微博這個網絡社交平臺,已經成為輿論的重要集散地。近日,從江蘇溧陽某局長“微博開房”到“郭美美事件”,再到四川會理縣領導“懸浮照”,諸多熱點事件在微博上醞釀、發酵。以“郭美美事件”為例,無數“微友”參與爆料,相關發言就有64萬餘條。

  這既讓人看到微博的巨大力量,也讓社會管理者看到,網絡與現實,無論是輿論場還是社會管理,都在打通交織,成為一體。“開房局長”自以為微博調情不會為人所知,卻在網民圍觀中付出了沉痛的代價;而“懸浮照”曝光後,當地政府通過微博及時道歉,避免了又一起“虎照風波”。

  當前,僅新浪微博用戶就已突破1.4億。微博風生水起,客觀上推動了地方政府和領導幹部公共溝通和輿情應對能力的提升。從陌生、茫然,到積極研究、利用,微博問政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的執政實踐。近日,廣東、浙江等地組織領導幹部參加有關微博的學習和研討,南京規定突發事件發生1小時內要進行微博發佈,都是可喜的探索和嘗試。

  但根據復旦大學發佈的《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到今年3月,實名認證的政務機構微博僅1708個,政府官員微博僅720個。巨大反差反映出一些社會管理者對這片輿論陣地的陌生。

  儘管一些領導幹部還不能適應微博時代的輿論新格局,但公眾通過微博介入公共事務、表達個人觀點,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現象。涉及到政府決策、公共管理、領導言行的話題,往往能迅速成為熱點。

  實際上,微博上大多數人的“圍觀”或參與,歸根到底還是出於關注地方政府工作的善意,出於幫助地方政府改進不足的誠意。正是這樣的善意和誠意,使微博可以成為一個回應關切的最好平臺。如果揚長避短、因勢利導地做好輿論溝通和引導,積極通過微博平臺了解民意、匯集民智,及早發現問題、處置問題,完全可以構建一個廣泛參與、有序互動的微博輿論新環境,使微博成為社會情緒的“減壓閥”、官民關係的“潤滑劑”。

  從論壇到微博,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之下,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能力都已極大提升。在微博屢現謠言之後,“謠言粉碎機”、“辟謠聯盟”之類反謠言專區的出現,體現微博的成熟,也折射公眾網絡參與水平的提升。然而,類似侵犯隱私、情緒偏激、造謠傳謠的問題,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管理者更該以“善待、善用、善管”的原則,提高媒介素養,重視微博輿論場,回應社會關切,引導公眾參與。

  社會管理創新,離不開“虛擬社會”管理創新,越早認識到這一點,工作就會越主動。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