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喬子鯤:腐敗頻變種亟待反腐制度創新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4日 1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天,腐敗與反腐敗魔道鬥法的無休止,決定了魔術與道術相生相剋的無窮盡。一些腐敗分子總想全身而退,便使出渾身解數,搞出一些新的腐敗形式與手段,在監管的陽光一時難以照耀的角落暗自滋生。

  前有中山原市長李啟紅“指導”親屬炒股獲利,卻妄想逃避刑事罪責。今有茂名市原常務副市長楊光亮,把權力當作産業運作,用贓款進行多元化投資。另有茂名幾位政法系統人員,與涉黑團夥勾結,權力與暴力聯合運作,形成黑色腐敗産業鏈。

  如果説他們是在任上即行腐敗,那麼另一些人則搞的是“期權腐敗”。在任上裝清廉,但暗自通過手中的權力為特定對象謀私利。表面上分文不取,卻在心照不宣中留待來日,即待其離職或退休後再接受各種形式的好處,獲取權力的“期權”收益。

  這些年,從內幕交易到官商合謀,從官黑勾結到期權腐敗,腐敗方式層出不窮。儘管反腐部門都曾注意到,有的還及時出臺反腐制度,也有一些腐敗官員因此落馬,但與腐敗變種頻生的形勢相比,與其方式創新百變的情況相比,一些反腐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進展緩慢,致使一些腐敗分子成了漏網之魚。這提醒,反腐制度的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引人關注的是,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近日公開回應期權腐敗等問題,直面官員財産申報制度的困境。這從側面表明,只有針對腐敗的新形勢、新情況,創新反腐制度,才能在魔道鬥法中術高一招,克制住腐敗分子的魔性。

  以財産申報為例,這是公眾期望甚高的反腐制度,但正如吳玉良所言,它的良好運行還缺少兩個條件:社會的誠信體系和信息統計體系。的確,目前這一制度的運行,依賴於官員自行申報,虛報、瞞報尚無有效應對之策。同時,這些財産情況信息,是信息學上的一種“死的信息”,缺乏流動性,也難以相互印證,只有建基於現代技術,互聯互通,這些信息才會發生有效的牽製作用。

  楊光亮即是明證,他為自己和家人辦了多個假身份證,並用假證購置多套房、辦理多個存摺,“潛伏”多年未被發現。既是腐敗分子,又怎麼可能把腐敗所得如實上報?

  再以期權腐敗為例,儘管吳玉良所言有三招防範“權力期權化”,但腐敗分子突破它並非難事。而且,很多獲取期權收益的手段,隱秘而層出不窮,想要發現殊非易事。

  由此可見,反腐制度的創新,不能只是修修補補式的創新,也不是頭痛醫頭式的創新,而應著眼于反腐大局,搞系統性、集成性、根本性的制度創新,使腐敗分子不能腐敗、不敢腐敗、不願腐敗,如此才有“道高一丈”的理由。相關報道見昨天A03、A25版本報特約評論員喬子鯤

  反腐制度的創新,應著眼于反腐大局,搞系統性、集成性、根本性的制度創新,使腐敗分子不能腐敗、不敢腐敗、不願腐敗,如此才有“道高一丈”的理由。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腐敗分子
  • 制度創新
  • 變種
  • 期權
  • 腐敗官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