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姜泓冰:北大招生改革又邁一小步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0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這又是不能不邁的一小步。居高等教育廟堂之高的清華北大的頂層改革,最大的意義正是其示範象徵性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北京大學近日再爆招生改革亮點:2012年,由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的學生,通過北大面試後,高考成績只需達到一本線即可。

  每到招生季節,北大都會成為焦點。他們在招生進程、選才辦法上的每一點變化,都會被特別關注。北大也的確每年推出一些招生新動作,比如前年起試行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比如今年宣佈的自主招生可對部分優異學生降60分錄取。

  若細論起來,有不少招生改革辦法,北大都不是首創者。比如,學校提前面試自主招收的學生,只要達到一本線即可錄取,這樣的寬限,至少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幾所高校,在江浙滬三地早已實行。同濟大學也早在上海試行了與北大相近的校長直薦制度,今年還將直薦招生推行到其他省市,且表示特別優秀者錄取分數可以降到一本線以下。

  如果將全國各種類型和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看作是底部龐大的超級金字塔,清華和北大無疑是這座金字塔的頂尖部分,代表著中國教育發展的最高水準,佔有其他大學難望項背的最優厚的國家辦學投入和資源,因而時常被看作中國高教改革與發展的真正進程。於是,北大招生改革的每一步,才都會引起這麼熱切的打量。

  但是,不論是降60分,還是放低到一本線錄取,仍然只能稱為北大招生或者中國高教改革的一小步。正如北大相關負責人所説,它首先是“在維護高考整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的輔助性變革;其次,它只是在理論上有了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渠道。僅以北大已試行了兩年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為例,單從為北大選取一批全面發展的優秀生源、讓一部分學生免除單調壓抑的題海訓練來説,算得上成功,而距離“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目標,則十分遙遠。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北大是否做出了足夠放低腰身的姿態,或是中學校長們是否有眼光、有膽識。當前,我們既缺少足夠獨立的教育家,社會公正性和教育公平性問題又常受質疑。由此,無論是北大還是中學校長,要推選真正的“偏才”,面對的壓力恐怕都是“不能承受之重”。校長實名推薦制在實際操作中淪為按成績排名的掐尖遊戲,勢在必然。

  但是,這又是不能不邁的一小步。居高等教育廟堂之高的清華北大的頂層改革,最大的意義正是其示範象徵性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一小步,也許會鼓舞、帶動更多處江湖之遠,甚至要為生存和生源而掙扎的普通院校在改革探索的路上走得更遠,甚至能以八仙過海的方式衝破已顯死板的“高考整體框架”,給教育改革中長期規劃的落實,添一把柴,點星星之火。

  如果一切改革都要仰望北大,如果非要將高教體系建成整齊卻單調的一座金字塔,其結果就是北大太累,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目標、百花齊放的蓬勃生機,卻離我們很遠。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