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安立志:官員“權力通吃”之弊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7日 15: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據CCTV6月15日《新聞縱橫》報道,吉林省評選優秀農民工,在公示名單中,真正的農民工只有3人,30名候選人中廠長、經理就有11人,其餘多數都是各個崗位的負責人。

    中國社會,權力至上,缺乏民主、缺乏法治,唯獨不缺官員。跑官路上,摩肩接踵,一旦權力到手,烏紗貫頂,所有的社會資源就會按照“馬太效應”的規律紛至沓來。中國的官員之所以討厭民主、害怕法治,原因無它,民主、法治就是要把權力(是權力而非官員)關在籠子中,官員不僅要失去撈取好處的機會,還會增加攫取資源的風險。這就是許多官員害怕並抵制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因。“優秀農民工”不是多麼耀眼的榮譽,對於習慣了“通吃”的權力來説,大小是個榮譽,聊勝於無而已。

    在強調幹部隊伍知識化、專業化的年代,院士、博士自然要比“優秀農民工”風光得多,品位高得多,因此,院士、博士隊伍中的高層官員,便如過江之鯽。5月25日,中國工程院公佈《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包括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內的一批央企高管和政府官員廁身其中,引發輿論譁然。去年全國“兩會”熱點話題之一,就是“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不在高校,而在官場”,以致于“把文憑搞上去”,已經成為許多官員的“第二要務”。廈門大學教授楊春時認為,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利用職權,動用公共財政佔用高教資源,其惡劣程度“比貪污受賄有過之而無不及”,並因此提交提案,建議清理官員讀博,維護高等教育的純潔性及公平公正。

    筆者曾多年在省級工會工作。中國工會這種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群眾組織,其全部社會職能,被官員與老闆(老闆也是官員)看上者不多,只有勞動獎章(獎狀)與勞動模範的評選頗受青睞。每年三四月間,一些企業的老闆,多方公關只為獲取一枚勞動獎章或一頂勞模桂冠。與此同時,地方黨政大員、基層工會幹部,也八方遊説,四處公關,目的是保證當地老闆列入評選名單。筆者從事工會工作凡20年,從來沒見過哪位黨政官員或工會幹部為普通勞動者評上勞模進行爭取或關説。在勞動模範中,官員的比例有多少,已經成為斯芬克斯之謎。每年評選,書記冒充“政工師”,董事長混跡“工程師”,早已司空見慣,以致一些網民調侃説,勞模變成了“官模”、“款模”,人們倒希望官員能成為真正的“勞模”。

    勞動模範,顧名思義,是指勞動者中的模範,這是傳統體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政治榮譽。不能説官員與老闆從事的不是勞動。蝦有蝦道,蟹有蟹路,他們完全可以參加優秀企業家或模範公務員的評選,大可不必到以“一線勞動者為主體”的評選機制中撈取一杯羹。這樣的怪事,與邏輯混亂的意識形態脫不了干系。比如在傳統政治理論中,不僅時刻面臨失業風險、工資待遇微薄的一線勞動者是工人階級,而且年薪千百萬、隨時可以解雇勞動者的企業高管也是工人階級。當代中國,並不是這些老闆(官員)對自己或子女從事“工人”或“藍領”這類受人輕視的職業多麼情有獨鍾,他們所看重的只是“勞模”這頂桂冠,在金錢撈足之後,作為進入人大、政協的晉身之階。

    權力的欲壑深不可測。當一些官員與老闆陶醉於權力頤使氣指的氣場,沉溺于金錢花天酒地的欲河,他們還要攫取世界上一切值得攫取的好處,比如文憑、職稱、榮譽、金錢、女色等。在民主政體中,官員特別是公務人員,是受民眾委託以管理民眾之事的社會公僕,在社會提供的基本工作條件之外不享有任何的特權與殊遇。大凡存在“官員通吃”,往往意味著權力的專橫、跋扈與不受監督,而這往往背離了人類文明的制度體系。當權力無視社會僅存的邊界,侵吞了普通民眾賴以生存的樊籬,必然帶來難以預期的衝突與反彈。

(作者安立志係山東雜文家)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通吃
  • 官員
  • 優秀農民工
  • 政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