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彥:舉國體制過時? 李娜不是唯一答案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8日 1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大滿貫折桂,李娜這夢幻般的成就遠非“奇跡”一詞就能概括。在一夜躥升為中國體育新偶像的同時,法網冠軍也觸動了中國體育界一些固有觀念。

  回到定格為歷史的那一夜,有消息稱,那天收看央視現場直播的觀眾人數突破了1億。這龐大的人群在李娜登頂後展開熱議。

  單飛的李娜獲得大滿貫,這是她作為一個個體超越舉國體制的成功範本。珠玉在此,有人認為,這是“對舉國體制最響亮的耳光”。但是,舉國體制對中國運動員真的弊大於利,真的已失去存在價值了嗎?

  李娜受益兩種體系

  面對舉國體制被妖魔化的趨勢,大滿貫冠軍親口承認,“我從小就是體制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只不過後來可以選擇自己的團隊,走自己的職業化之路,但體制培養是我的起點。”

  李娜從沒有把自己的成功歸結于完全自由的職業體育,因為在2009年以前,她確實是在舉國體制的庇蔭下蓄起翱翔國際賽場的羽翼。與李娜情況類似的還有姚明,NBA(微博)巨星如果沒有當年在上海的體制內培養,他也不可能登上真正的職業舞臺。

  要論完全不用“感謝國家”,完全靠自主發展成才的體育明星,獲得2011年溫布利大師賽冠軍的斯諾克選手丁俊暉以及在高爾夫大滿貫賽事2010年PGA錦標賽中獲得第八的梁文衝,才是真正代表。小丁從小由父親培養,依靠的是家中財力。梁文衝作為農家子弟,是借助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的扶持得以成才。

  比起他們,輝煌至極的李娜得益於兩種體系的培養:長期在體制內的專業運動體系接受培訓,無須過早面對生活和職業的壓力,而且能有豐富的國際比賽機會。逐漸成熟後的她,能在職業化的最高端賽場成功,則是基於市場職業體系為她提供的幫助。

  體制優劣因項而異

  在兩種體系磨合中成功的李娜,加上一貫職業道路走來的丁俊暉與梁文衝,很容易讓人産生舉國體制已過時的疑問。

  但實際上,我們有李娜也有張怡寧(微博);有姚明也有劉翔(微博官網博客)。而無論已退役的張怡寧、郭晶晶,還是尚在奮鬥的劉翔,他們都是舉國體制的産物。

  李娜奪冠夜,體操奧運會冠軍陳一冰(微博博客)在微博上加入了舉國體制與職業化體育孰優孰劣的口水戰。陳一冰説:“我們被稱為舉國體制的産物,是不是該解散了呢?”

  身為奧運冠軍,陳一冰坦言自己很羨慕職業化,因為他們每年有許多商業比賽,可以完全為自己奮鬥,但體操選手只有一年一次的世錦賽和4年一次的奧運會。“一名運動員能有幾個4年?成功了,因為我們國家體制好,如果4年換來的是失敗,那我們的付出呢?”在他看來,類似體操這樣職業化程度不高的項目,目前尚需國家扶持。奧運擊劍冠軍仲滿也表示,要保持一個運動項目的長久發展,其關鍵在於普及。包括體操、擊劍、舉重這些在中國普及程度低的項目,一旦失去舉國體制的保護,發展前景將不可預料。

  是“單飛”的職業化優,還是長久以來的舉國體制好?李娜不是唯一答案。當我們把掌聲和歡呼公平地送予丁俊暉、梁文衝、李娜、姚明、劉翔、張怡寧等等,我們可能正受益於百花齊放的制度。孰優孰劣,關鍵在於因人而異,因項目而異。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