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保障房有虞,樓市調控還有什麼讓人放心?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14: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光明觀察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按照計劃,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必須在10月底前全部開工。從部分城市今年以來保障房開工情況來看,成績並不樂觀,一些城市開工率不到三成。(6月6 日《新京報》)

  我注意到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保障房開工率不高,既是項目進程自身規律使然,也與融資困難等因素有關。預計下半年各地將逐漸迎來開工高峰期,但資金難題依然是障礙。但我必須要説,保障房建設有無困難有何困難不在百姓書中交代,千難萬難百性居權最難,萬難千難樓市調控最難。更何況,在市場流動性過剩、民間熱錢遊資過多、“三公”消費具巨大削減空間、開發商暴利有待打壓反哺的背景下,錢難根本不應是保障房有虞的天然理由和漂亮藉口。對當下中國樓市調控而言,保障房建設能否落實到位,對未來樓市調控具要“得失成敗在此一舉”的無可替代極端重要影響。

  可以説,保障房建設是中國樓市調控遲到的良心。縱觀眾多分析中國房價多年來快速上漲的原因,儘管智仁各見,但歸因于各地保障房建設不足大抵可謂異口同聲。事實和常識告訴我們,保障房與商品房是兩個概念,前者是“政府的歸政府”,是政府藉以保障房供應實現讓民眾“住有所居居有其屋”的施政天責;後者則是發展商藉以房地産開發追求利潤最大化。在住房總需求一定的時點下,保障房與商品房供應此消彼漲,廉價保障房少則高價商品房多,保障房剛性需求得不到滿足則必然傳導虛假商品房剛性需求饑渴。這便是人們多年來看到的,開發商一邊賺取畸高暴利一邊用“剛性需求”正義口號標榜賣乖的黑色幽默。從某種意義上説,現時政府力推保障房建設是在還過去欠下的民生績,是在踐行遲到的公共倫理和施政良心。

  保障房建設當然也堪稱中國樓市調控最後的信心。近年來,政府旨在為高燒不退的樓市退燒計策可謂苦心孤詣用心良苦。然而,儘管接連施以“N次調控”“國N條”,儘管祭出提高首付、提升按揭利率、開徵房産稅、限購令、令地方公佈房價調控目標等“殺手锏”,然而人們見到的大勢依然是難以突圍“屢漲屢調屢調屢漲”的尷尬困局。今年限購令、地方公佈房價調控目標等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實施數月以來,各地樓市依然處於“量價齊升”“量價不降”波瀾不驚姿態,頂多只是部分地區“量降價不降”狀態。從樓市調控意義上講,政府祭出今年開工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之目標,除了改善民生目的外,無疑意在藉以保障房供應分流樓市剛性需求,進而運用市場杠桿平抑房價。顯然,在一攬子“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收益甚微甚至作用失效的情況下,保障房建設事實上已經成為“救樓市于水火,挽房奴于倒懸”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堪稱公眾對樓市調控屢屢失望後的最後一個信心。業內多位人士近日表示,目前樓市正處於“量跌到價變”的博弈中,如果保障房能落地並形成有效供應,普通商品房價有望迎來久違的“拐點”;而也有業內人士提醒,保障房建設進度本身存在變數,故而今年下半年是否真會出現樓市“拐點”還有待觀察。

  保障房建設更是維繫承載了政府堪稱“史上最大”的施政決心。早先,住建部已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簽訂《保障性住房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完成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分配任務。且住建部已向地方政府下達“死命令”,所有分配完成的目標任務,必須在2011年10月31日前全部開工,否則主要領導將遭到從約談到行政處分乃至降級、免職的嚴厲處罰。按計劃,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必須在10月底前全部開工。為確保地方政府按時按量完成年度保障房開工計劃,住建部5月又下發《關於公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在6月6日前必須公佈保障房的項目進程,包括年度保障房計劃、開工項目以及竣工項目信息等。按照理論推算,配合嚴厲的限購措施,保障性住房增量供給在全國範圍內環比增幅將達到72%,藉以保障房供應增加商品房需求削減的實質“利好”,多年來困擾部分城市住房市場求大於供的供需關係有望在2011年有所逆轉,其對於房價走勢的意義自然不言而喻。問題是,“史上最大”的施政決心設若不能輔以“史上最嚴”的執行落實跟進,設若不能將執行落實與官員“烏紗帽”捆綁,一樣難逃“狼來了”的宿命。

  因此我要説,保障房有虞,樓市調控還有什麼能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