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侯文學:10萬畝土地閒置10年誰之過?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1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在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緊追不捨督辦下,溫州市國土資源局迫不得已報出來的一個數據,令飽受土地掣肘之苦的溫州人大吃一驚:1999年至2009年,溫州市“轉而未供”的土地近10萬畝,亦即讓10萬畝土地曬了10年的太陽。這種土地資源的巨大浪費,實在令人觸目驚心。

  土地供應緊張是掣肘各地城市發展的共同難題,地域特徵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溫州市尤其如此,這也是“不差錢”的溫州商人攜資遍佈全球的原因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城市,竟然有10萬畝土地被徵用後未開發利用,白白閒置了10年之久。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小同算了一筆賬:2010年,溫州開發區5萬畝土地的GDP為115億元。以此推算,10萬畝土地曬太陽,就意味著每年把230億元GDP爛在了地裏,如果再乘上10年,相當於把2300億元爛在了地裏。對此,離休老幹部、溫州市原副市長胡顯欽説,10萬畝土地10年“轉而未供”,這是巨大的浪費,實在令人痛心。這大概代表了溫州人的共同心聲。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10萬畝土地被閒置了10年?溫州市政府相關部門暨各界各有説辭。國土資源局在一份專題報告中分析稱,導致“轉而未供”的原因有10個,包括:政策處理不到位、規劃調整、審批時限過長、“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未到位、資金缺乏等;發改委認為,土地、資金和拆遷安置政策處理3個因素繞在一起,由於在土地出讓收益上市財政與區財政分成不明確,區政府在政策處理上缺乏積極性,拆遷慢導致了開發土地出讓過少,最後使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緊張,影響項目啟動;溫州城投集團副總朱三平認為,許多項目往往由於局部拆遷徵地政策處理未到位,使得整個項目無法供地,影響了工程建設;一名基層幹部稱,供地困難,與政府職能部門繁瑣複雜的審批環節有關。“行政不作為這一‘幽靈’,往往以隱蔽的形式張揚了權力的‘不作為’的恣意和放任自流般的‘倦怠’,實際上是被動姿態上的濫用權力。”浙江工商大學教授王志邦的這段話,大概揭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對於“轉而未供”10萬畝土地閒置10年的問題,溫州大學法學院院長方益權指出,應該啟動行政問責制,依法追究那些懶政惰政、玩忽職守甚至瀆職官員的法律責任,而首先應該被問責的是溫州市國土局。行政法專家、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章劍生則認為,“如果不從體制上尋找原因,而圖平息民憤一時之需,僅僅將相關官員‘繩之以法‘,那麼還會有更多的土地出來曬太陽。從完善體制、修改法律、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著手,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

  目前,溫州市已經開展“轉而未供”土地專項清理行動。根據陳德榮的新思路,溫州市已著手進行城建體制、財政體制改革,推出了項目法人責任制、屬地&&負責制等諸多新舉措,計劃在年內基本完成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土地清理工作。據國家有關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們目前有閒置土地超過1億平方米。換言之,溫州存在的問題,在其他城市同樣程度不同地存在,也須儘快採取具體措施,不能讓土地資源再繼續浪費下去了。(侯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