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彭健:香港女“紫荊俠”的浪漫與孤獨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09: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這些天,“紫荊俠”成為香港社會的焦點話題。這位戴著面罩、衣著性感、夜入籠屋向窮人發錢派糧的女子,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有關“紫荊俠”的最新消息是,她于近日突然探訪位於佐敦的一間“食物銀行”(為經濟有困難人士提供暫時性膳食支援的機構),除帶來大量即食面外,更向在場約60名長者每人送上100港元。“食物銀行”負責人驚嘆:“她能獨自托起大號飯煲,而這個煮60人飯量的電飯煲,重約50磅(約45斤),平時需要兩位工作人員抬。做俠士的人,果然氣力非凡!” 據在場人士回憶,“紫荊俠”身高在1.65米~1.7米之間,説話的聲音很斯文,且鮮用語氣助詞,像是30歲左右的女人。

  頗具神秘色彩的“紫荊俠”儼然一位瞬間崛起的超級巨星,人們熱切地搜尋和談論著關於她的一切。有網友將“紫荊俠”與諸位香港名媛一一對號入座,包括樂於行善的性感女神周秀娜、有“鯊魚女”之稱的香港名媛陳細潔、擁有驕人身材的富家女莊思敏,都被懷疑是“紫荊俠”,但均被當事人一一否認。也有香港學者從社會保障和貧富差距的角度分析“紫荊俠”的行為,認為其義舉切中了香港社會的病灶,還有人則對“低胸行善”頗為關注,支持、反對者皆有。此時的“紫荊俠”如同一粒擲入庸常生活的石子,激起眾人心中的漣漪,也引發各種詮釋和解讀。

  一位行事中規中矩的慈善達人,未必會受到廣泛關注,而從裝扮到行為方式,“紫荊俠”身上獨特的俠義氣質,卻激發了人們對於“俠”的想象和期待。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俠文化”地位獨特。在儒家建立的嚴密群體倫理社會結構中,俠代表了一種孤獨、一種背叛、一種出走。俠不僅僅是武功技術的擁有者,更指向一種浪漫和孤獨的情懷,一種追尋個體自由和正義的執著,和以個人力量對抗世俗價值的傲氣。

  現代社會中,個體公民期待以國家的形式實現平等、自由和正義,通過國家的“善治”傳遞個體的“善意”。但現實同願望之間卻常常存有距離,當一些人覺得這樣的距離過大,便嘗試著用一己之力去一點一滴地改變現實,在中國俠文化裏,“俠”也基本上是從 “家”與“國”出走的個人。因為“俠”之所為戳痛了某些社會固疾,代表了某種社會情緒,因此成為人們心中浪漫而孤獨的偶像符號。導演李安説,“每個人心中都有李慕白”。又或者,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紫荊俠”。

  眾所週知,香港的社會保障體系相當健全,像“食物銀行”這樣的救助機構,許多內地人士恐怕此前聞所未聞。但即便如此,依然有“紫荊俠”這樣的市民提醒著香港社會,政府和社會在許多方面做得還不夠好。香港各界也容忍和呼應著這樣頗具想象力的提醒,並借此反思社會運作機制的缺失和不足。

  而在香港之外的其他地方,雖然沒有“紫荊俠”的出現,但卻不代表個體公民所期待的價值都一一得以實現,這背後甚至隱匿著某種無奈和漠然。從這個意義上説,“紫荊俠”所觸動的,也絕不僅僅只是香港市民的心。(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