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英媒:中國正處內需激增開端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30日 15: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5月29日發表題為《投資者應該記住中國依然是一個增長故事》的文章,以下為主要內容:

  在引領市場走出了自2009年低點的復蘇之後,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從去年年底以來一直乏善可陳。而發達國家市場——例如美國股市——卻在過去6個月裏異常活躍,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ll%.

  要想了解市場上發生的真實狀況,不妨觀察一下資金的去向。據跟蹤投資資金流向的利珀分析服務公司稱,在今年頭3個月裏,大約有135億美元投入了北美股市,與此同時有36億美元從新興國家股市流出。從大中華地區股市流出的資金略高於50億美元,離開整個亞洲地區(不含日本)的資金則達到了84億美元。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對於通貨膨脹的焦慮,印度和中國的通脹被認為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要嚴重很多——不過英國有可能是例外。筆者認為,投資者對於這兩個亞洲主要國家的通貨膨脹的擔憂或許有些過度了,其原 因如下。首先,與西方國家被滯脹所拖累不同,物價上升反映出強勁的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將支持企業收益。第二,中國近年的歷史顯示,可以在提高 利率的同時使經濟增長不受到過分的影響。第三,新興市場國家通貨膨脹的主要推動力一直是農産品價格,而有跡象表明,在某些情況下,農産品價格可能將會得到緩解。

  對通脹的恐懼已經掩蓋了投資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特別是中國——的長期理由。儘管除日本之外的亞洲地區在金融危機期間以及之後遭遇了經濟增長的放慢,但是即便在世界其他地區處在深度衰退的時候,該地區的總體年增長率也幾乎沒有降至7%以下。預料該地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大約為8%,遠遠超過西方國家的增長率。

  當然,這一增長的引擎是中國。而在中國,外國投資者繼續對中國經濟轉型的規模估計不足。中國正處於一個國內消費增長故事的開端,這個故事使它可以與1969年前後的日本同日而語。中國私營部門支出只佔經濟産值的大約35%,這個比例只有美國的一半,與另外兩個出口大國德國和日本相比也遠遠不及。

  政府最新的五年規劃明確表示急需調整出口與國內消費間的平衡,而且政府對於工資支出從7%增長到lO%並不感到害怕——這一增長可能使居民收入在短短7年內翻一番。這種增長速度支持了下列預言:到2020年,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美元的家庭數將從去年的100萬增加到1200萬,同期年收入超過1.5萬美元的人數將從1300萬增加到5300萬。l

  而這只是一個長期過程的開始——經過20年之後,中國的富人人數將超過歐洲或美國的富人。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在人均擁有汽車量方面卻微不足道。今天,中國不到l/3的人口可以使用互聯網,而且他們幾乎全部生活在東部沿海。在今後兩年內,互聯網普及率可望達到51%,內陸地區將快速趕上沿海城市。

  當然,GDP的迅速增長並不等同於良好的投資結果。但是在中國內地、台灣及香港的案例中,預計GDP增長將導致企業收益的年增長率接近20%,而相比之下,今後3到5年內全球範圍企業收益的年增長率預計為12.5%。儘管如此,大中華地區股票的價位與西方國家的股票相比並沒有那麼高。總之,這種簡單的類比可以解釋,為什麼過去6個月內股市表現不佳的狀況不會長期持續下去。

  投資者擔心緊縮的貨幣政策會窒息亞洲的經濟增長,但是筆者卻認為,該地區中央銀行的升息意願顯示了它們的胸有成竹。而相比之下,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卻謹小慎微,它們完全知道提高利率對於我們慘澹的經濟將意味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