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連海平:像解決“入托難”一樣重視“養老難”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09: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有讀者報料,入住老人院要一次性交納一筆昂貴的贊助費用,而且院內伙食費隨意調價,老人入住養老院“好進不好出”。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的多家養老院後發現,優質的養老院現在幾乎成了一種稀缺的資源。

  養老院“一床難求”、收取高額“贊助費”、伙食不佳、照顧不週等老人心酸、令晚輩心痛的景象,原因都可歸結為供求失衡。養老市場需求旺盛,而服務供給嚴重不足,買方市場的種種亂象便暗自滋生。不獨廣州,全國皆然。資料顯示,我國養老床位總數僅佔全國老年人口的1.59%,低於發達國家5%~7%,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3%的水平,缺口之大可想而知。

  幼兒園“入托難”,社會關注度高,政府也千方百計予以解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得不錯,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得仍嫌不足。隨著社會跨入老齡化,“銀發浪潮”提前來襲,養老的緊迫性一點也不亞於撫幼。按中國傳統,照料老人的義務,多半由家庭承擔,隨著家庭結構的變遷(“421家庭”成主流),單靠家庭扶養已不現實,養老社會化勢在必然。

  養老社會化,不等於市場化,政府必須要有所擔當,有所作為。一方面,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興建更多養老機構,培養更多養老人才,吸引老人住進來,給老人提供更優質服務;另一方面,利用政策、稅收杠桿,通過各種鼓勵、優惠措施,形成養老的“洼地效應”,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人才注入養老服務行業。像解決“入托難”一樣重視“養老難”,老有所養庶幾無憂。 (連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