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美媒:跨國高科技公司面臨中國挑戰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3日 10: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5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大膽的經濟主宰新計劃

  近幾個月,北京發佈了若干有關該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藍圖。從十二五規劃及上月發改委的跟進計劃來看,該國國家戰略出現了令跨國公司擔憂的若干動向。

  中國的經濟藍圖重心在於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包括替代能源、生物技術、新興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業、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技術。北京希望在這些領域獲得全球優勢。那些參與水電、平板顯示技術等各個領域競爭的跨國公司,將不得不考慮來自中國的更強勁競爭。日韓等國希望本國企業保持在這些行業的領先地位,但在北京出臺新計劃的背景下,這些國家或許有必要全面調整政府對企業的資助政策。

  跨國公司和外國政府不能掉以輕心,以為中國的計劃難以落實。從過往記錄看,中國實現其既定經濟目標的表現不俗。據其自身評估,十一五規劃有超過80%達到或超過預期目標,GDP實際增長率也高於預定目標……5年前,北京宣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為科技産業經濟增長制定了國家戰略。此後大力扶持太陽能産業發展,如今中國的光伏電池生産居世界第一。

  中國擁有快速落實計劃的種種條件,如堅定的政治意志、中央協調的政策、向政府經濟計劃傾斜的法律和金融體制及雄厚財力。此外,保護知識産權薄弱,也有助於其産業避免龐大的研發成本。

  這些計劃未必預示著與中國有競爭關係的國家的高科技製造業末日到來。中國經濟仍面臨巨大挑戰,其産品質量也是一大問題。若跨國公司要在中國的戰略性産業競爭,就必須確保産品可靠,繼續創新和保護專利技術。儘管中國力倡“本土創新”,但新産品寥寥,仍依賴進口技術。與此同時,外國政府需要為本國企業提供新的政策支持。

  北京的計劃不僅僅是號召本土企業的集結令,對外國公司也是一記警訊。中國正跨越大批量生産T恤和太陽能電池板的階段。世界應做好準備。▲(作者戴維亞伯拉罕、梅雷迪斯勒德洛,邱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