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朱磊:當“寶盒”比“寶珠”更炫目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7日 1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書裏放入黃金,原本幾十元的圖書,一下子被炒到幾千甚至幾萬元的高價;某本新書上纏滿了某某薦書、獲某某獎、某某人物最愛等各種“封腰”;標價動輒上千上萬的精裝本圖書擺上書店櫃臺……就在我們為豪華月餅、天價煙酒等物質産品“過度包裝”憂心的時候,文化産品的“過度包裝”問題同樣難以忽視。

  有社會學者指出:過度包裝已不僅是一种經濟現象,而且是一種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環顧四週,從圖書市場到影視劇,從綜藝節目到各類“文化節”,這些距離大眾最近的文化“水源”,“過度包裝”之風已起,或多或少地出現了重形式、輕內容,重明星、輕劇本,重宣傳、輕內涵等問題,有的還愈演愈烈。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文化需求越來越旺盛,也越來越多元,多一些搭配與裝飾,多一些看點和賣點,原本無可厚非,但無論外在形式、包裝樣式怎樣變化翻新,總離不開這樣兩個前提:一是內容要過得硬,這樣包裝才能有所附著;二是包裝要恰到好處,才能與內容這個“主角”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文化産品的“過度包裝”,正是在利益驅動下,脫離了這些基本前提,讓外觀、噱頭等來唱“主角”甚至是“獨角戲”,忽視了文化産品對現實的開掘、對藝術的創造,猶如空心之木、無源之水。這種做法一旦習染成風,最終傷害的是文化原創力。

  就像再華美的袍子,也難以掩蓋虛弱的身體,精美裝幀、豪華陣容、強大造勢,固然可以帶來一時的關注,吸引大眾的眼球,有的還能賺個盆滿缽滿,但那些遠離現實、內涵空洞、思想貧瘠的作品,曇花一現,自毀口碑,終究難逃被受眾否定、市場淘汰的結局。在曲終人散之際、繁華落盡之時,它們到底在文化發展歷程中、在人們心靈世界裏留下了怎樣的痕跡?

  如果物質産品的“過度包裝”帶來了資源的浪費、奢靡風氣的滋長,那麼文化産品“過度包裝”給社會帶來的負面效應,則提醒人們,過於厚重、極不合體的“華衣”,不但給文化發展套上了沉重“枷鎖”,也在人們親近文化的路途上砌起了道道經濟的和心理的“圍墻”。

  美學家別林斯基曾經説過:純樸是藝術作品必不可少的條件,就其本質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裝飾和雕琢。在今天的文化生態下重新理解這句話,不是要走從“繁冗”到“簡陋”的極端,而是在經歷了種種“甜得化不開、繞得搞不懂、炫得看不清”的熏染和浮躁後,人們更加珍視藝術的本質,更加渴求本真的呈現。正因如此,當楊麗萍演繹“雲南印象”的時候,人們驚嘆于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別樣的原始美;當央視青歌賽“原生態”唱響舞臺的時候,觀眾備覺清新動人;當“旭日陽剛”在春晚舞臺上以失了些音準的嗓門唱《春天裏》的時候,人們依然為這種命運的放歌而感動……

  古人曾有“買櫝還珠”的寓言,這個故事一方面説明“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考驗客觀存在,另一方面也凸顯了理性選擇的重要性。今天,不管是物質消費還是文化消費領域,都存在“過度包裝”現象,這讓我們不由得要思考:當“寶盒”比“寶珠”更炫目,你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