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鐵:“殘酷現實”讓青春如此逼仄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3日 10: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照理,有家長關愛,有學校呵護,學生應該與社會有著“強聯絡”。但細加分析就會發現,這些社會關係被殘酷的現實擠壓得如此逼仄。

  美好的凋零,讓人倍感不忍。10日晚,北京初三女生小美(化名),以自縊的方式,讓自己定格在了最美好的15歲。正是學習的壓力,再次讓一個生命沉入永夜。

  重審一個生命的消逝,無異於重新剖開傷口。如果,能倒撥時鐘,再次綻放生命的鮮花,我們又應該用怎樣的方法防止悲劇的發生?如果把個人的命運放入社會的景深中考察,我們又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挽留住更多可能揮別世界的生命?對這些追問的回答,已經超出了個體的意義和價值。

  自殺,在某種程度上,是自我的喪失。作為一個有主體意識、能獨立思考的個人,總是會追尋生命的價值、生活的目的。或許是對親人與朋友的牽掛,或許是對世界與未來的渴求,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夢想和心願,都是推動生命之輪的力量。如果迷失了這樣的價值意義,難免會喪失自我,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任何內心生活,都需要從外界汲取養料。在開創自殺研究的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看來,自殺因為個人,更源於社會,而“社會整合”是關鍵性的一條。人與社會的聯絡紐帶越少、越弱,就越容易自殺。循此,屢屢發生的中學生自殺事件,更該重視。照理,有家長關愛,有學校呵護,學生應該與社會有著“強聯絡”。但細加分析就會發現,這些社會關係被殘酷的現實擠壓得如此逼仄。

  發現女兒自殺後,母親握著小美的手哭泣。這樣的真情流露,讓人動容。然而,在更大範圍上來看,親子的情感交流卻並非如此順暢。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的比較研究顯示,中國高中生最少和父母聊天,談話內容基本局限于學習。近日一項調查顯示,八成大學生不願與父母説心事。小美最後的心願,正是“想和媽媽談談”。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個小小的祈使句,是何其沉重。

  學校、同學、教師,這些孩子“社會整合”的另一個層面,同樣有失效之虞。從QQ簽名“很失落”,到一問學習就“緊張得不行”,我們可以想見考試、成績給少女小美帶來的沉重壓力。如果同學只是競爭對手、老師只是競爭裁判、學校只是競爭賽場,青春該在何處安放?只剩下壓力的世界,對於成人也是殘忍的,更何況還是一個“心思重”的花季少女?

  不僅是學生這一個群體,據報道,我國也是大國中自殺率偏高的國家。在社會轉型期,各種規則的失效、行為的失范,讓各種人與社會聯絡的紐帶日漸細弱。就像電影《摩登時代》中的隱喻,人只是社會的齒輪,而齒輪和齒輪之間,除了推轉,哪有交流!

  對於校園中含苞待放的蓓蕾,我們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讓他們能夠更從容地接受陽光雨露,在各種社會關係的滋養中尋求到自身的意義,達成更圓滿的成長。而對於更大範圍內的更多群體,重拾社會信任,重建社會關係,重新尋回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才是社會管理者對逝者更大的尊重,對生者更大的善意。(張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