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改變“高稅收低福利”現狀別怕傷筋動骨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1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魯寧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昨日發佈《中國稅收風險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的主要論點是:與世界各國相比,中國目前稅負水平高於中上等收入國家,大口徑宏觀稅負水平過高;從財政支出角度看,中國宏觀稅負水平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存在明顯不對稱;衡量稅負輕重應與政府提供的民生支出挂鉤。
 
      “報告”論述客觀、語氣平和,有據而成理,讀來令人信服。但儘管如此,按以往慣例,很可能“稅務爺”和“財政官”在未來幾天內會通過各種方式,再一次作出中國宏觀稅負並不高“甚至低於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辯解----儘管每一次辯解的社會效果總是“越辯越黑”。
 
      以往,針對稅負高低的互相爭執,總是發生在社科院與財稅部門之間,這一次中央財大“摻和”其中,似乎“高派”的力量得到了增強。其實,爭執各方都是體制內機構,爭執的性質純屬“內部見解不同”,係“人民內部矛盾”,也即爭執絲毫不帶“對抗成分”。
 
      至於爭執的起因,更多係爭執各方所採用統計口徑不同,以及屁股所坐椅子的差異。形象點講,以往每次爭執,社科院、高校等研究機構總是站在社會層面説話,而“稅務爺”和“財政官”則竭力維護政府立場和聲譽……
 
      其實,中國宏觀稅負究竟重不重----實際負擔是否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問一問老百姓和私營企業主的感受比任何研究報告或官方辯解都靠譜。
 
      所謂宏觀稅負,直白講就是政府對社會財富的佔有比例高低,對該比例進行統計度量,在中國必須同時考察小、中、大、“超大”四種口徑。小口徑只限于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的稅收收入,依此作為度量基礎,中國宏觀稅負宏觀稅負的確不算重。中口徑包括稅收之外的其它預算內財政收入,依此作為度量標尺,中國宏觀稅負依然説得過去。大口徑還要包括事實上歸政府收管掌控的各類社會保障金收入,各地政府“崽賣爺田”的鉅額“賣地財政”收入,美元國債利息,及其它國有資産在海外投資的收益等等。依此作為度量標尺,宏觀稅負已然很重。“超大口徑”還須包括最為百姓和社會所痛恨的年復一年、多如牛毛、向百姓和私企收取的各種行政性“濫收費”,以及操作上隨意性極強的行政性“濫罰款”。若拿此作為度量標尺----真正實事求是理當如此,那麼,中國的實際宏觀稅負,放在全球範圍內,絕對構成數一數二之“超重”。
 
      搞清了稅宏統計口徑背後的奧妙,也就弄明白了每次稅負爭執的吊詭所在。為何每次“稅務爺”與“財政官”為稅負不高作辯解,總是招惹來全社會噓聲一片甚至不得不面對輿論的整體性唾罵……
 
      以上還只作就事論事之分析,民間痛斥宏觀稅負之高,還在於中國的高稅負與低水平的公共服務和殘缺不全的社會基本福利長期形成強烈反差。
 
      僅看表象,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宏觀稅負似乎比中國要高,可是人家那兒只有“小”與“中”兩個 統計口徑,絕對不允許濫收費和濫罰款----也即政府只能收稅而禁絕收費。而且,人家收來的稅,大都用於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譬如政府預算中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支出(含教育、社保、基本醫保等等),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分別高達68 .84%、58 .73%、56 .73%和57.11%。
 
      反觀中國,宏觀稅負之重在全球數一數二,而公共服務與社會福利卻長期不能與高稅負形成對稱和匹配,民間當然牢騷滿腹!何況,大量民脂民膏,也並未全部用來正經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建設,而是被“三公消費”、“政績工程”、鋪張浪費、貪污腐敗所巨量吞噬。如此年復一年不見改觀,百姓與私企的心態又作何平衡?!民間輿論又如何能不痛心疾首?!
 
      中央政府對此心知肚明,這幾年也試圖通過一攬子稅改來減輕民負、紓緩民意。與此同時,還許諾“十二五”要力求讓勞動者收入翻番。可是,政府的增收許諾既無法制保障也無行政正當性作操作基礎。惟一可行的,無非是上調整個稅起徵點。這一招按溫總理所言“最具可操作性”,可一到具體操作,有關部門的“小算盤”立即顛覆了“民意大算盤”。
 
      可不是,僅一個起徵點,明明民意普遍冀希為5000元並大幅度壓縮“底層級差”,可有關方面就是不顧民意,楞是咬定3000元沒商量。就這麼著,還被視作對百姓一種恩賜
。至於喊了多年口號的一攬子結構性稅改,至今未見實質啟動。話又説回來,如果不能先解決至少是遏制住“三公消費”、“政績工程”、鋪張浪費、貪污腐敗之猖狂,就算強行推進稅改,其效果仍然可想而知。
 
      這就是長期支撐高稅收低福利之中國悖論背後的深層緣由,這就是每次“稅研報告”公佈後,總會引起民意沸騰的必然原因。既想改變現狀又害怕“傷筋動骨”,肯定沒有希望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