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灌輸教育成就了“五道杠”總隊長的傳奇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3日 1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熊丙奇

                                                                                            

      近日,一組關於“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長”的圖片在網上突然走紅,主人公名叫黃藝博,照片上的他戴著紅領巾和“五道杠”隊牌,神情泰然,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關於這位“總隊長”,有很多神奇的傳説,比如,兩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7歲開始堅持每天讀《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對於這些,其父母説這是孩子的“天性”,而有網友則認為,這自始至終就有家長或者第三者人為包裝和炒作的痕跡。更有網友感慨,“明明是青春純真的童年時代,卻被培養成這樣,不知道是該責怪社會還是責怪家長老師。”(長江商報53


      對於網友的評論,孩子的父母自然不理解,據媒體報道,孩子的父親説,“我和他媽媽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為了不讓更多的“好事者”對兒子妄加評論,他想登出博客,但不知該怎麼登出,當得知暫時沒有開通登出功能時,他有點手足無措:“我就是想早點平息這件事,我真的不希望我的兒子受到傷害,他只是一個孩子而已。為什麼有的人要把對社會的不滿發泄在我兒子的身上呢?”

 

      孩子父母的這種情緒可以理解,但我想告訴他們的是,讓孩子看這些評論,或許更有利於他成長。因為從這名學生的成長看,他其實就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圖“打造”的一個“産品”,他生活在父母為他設計的環境中,甚至在用父母們的成人話語體系在説話,這在短期,他可能有“領先”其他孩子的優勢,有“超凡”的表現,而站在人生發展的角度,則可能在他成年後出現嚴重的問題。

 

      今天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普遍有“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於是,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早學一些、多學一些,具體表現在孩子身上,就是做他這個年齡所不適合的事。家長們以為自己的孩子由此可脫穎而出,殊不知,卻違背了學生的成長規律,所謂拔苗助長。

 

      另外,在這位少年“總隊長”身上,還反映出另外一方面問題,就是我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對“學生幹部”培養的嚴重異化。近年來,學生幹部“很吃香”,很多家長願意讓孩子當幹部,本來這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在“學生幹部”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少年老成”,以及對各種社會規則的熟練運用,讓人驚詫。近年來,這方面見諸媒體的報道並不少,在學校的隊會上,孩子們的發言,與成人無異,都大談理想、責任與使命,一打聽,發稿是父母操辦,孩子背誦下來;十二三歲少先隊員出席少代會,個個大人模樣,自然地,這背後也有家長、老師告訴他們,該怎樣表現才更好,才能得到更高的評價。

 

      這其中,父母老師的“打造”,以及官場規則對校園的侵染,是重要原因。概括而言,我國學校學生幹部的培養,主要採取灌輸形式,以及與現實官場規則對應的模式,這其實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也會使校園學生組織“官場化”,這一點,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大,表現得十分突出。近年來,關於大學學生會異化的報道不少,其成因就是這種培養模式。


      與之對比,不妨看看美國學校怎樣培養孩子的這方面能力與素質。美國從幼兒園起,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可其具體做法,不是讓學生看電視、讀報紙,也不是發表演講,而是鼓勵一個個孩子成立自己的“俱樂部”,比如玩昆蟲俱樂部、收集玩具俱樂部,然後把“俱樂部”的“主張”告訴其他孩子,如果其他孩子感興趣,就加入進來,中途,如果覺得這個俱樂部沒有其他俱樂部有吸引力,可以自由選擇離開,加入其他俱樂部,或者自己也搞一個俱樂部。包括自己,也可以看到大家都不喜歡自己這個俱樂部,選擇放棄,然後加入其他俱樂部。最終,一個學期下來,看哪個俱樂部人多,就評價這個俱樂部在吸引人方面最成功。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不都得到了鍛鍊?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活動,符合他們的天性,在樂於其中中,也明白了何為競爭,何為負責任的公民精神。


      可以説,“五道杠”總隊長的傳奇,只是灌輸教育的“碩果”,這樣的學生的未來是值得憂慮的。學校、社會和家庭要意識到,只有給他們一個開放的、自由的環境,讓他們擺脫灌輸教育,回歸自己的天性,從而培養獨立人格,才能讓他們擁有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