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馮創志:從“菜賤傷農”看“農散傷農”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8日 07: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商務部再發通知,部署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組織開展蔬菜賣難緊急救助行動,進一步維護好蔬菜市場穩定。(新華網4月27日)

  對於“菜賤傷農”,媒體各抒己見:有劍指中間環節盤剝;有倡導農超對接;有補貼菜農;有為菜農免收市場管理費等等。而依筆者之見,分析“菜賤傷農”,也要看到“農散傷農”。

  “菜賤傷農”,受傷的幾乎都是單個菜農。菜農或經銷商帶著蔬菜在全國各個批發市場奔波,客觀上增多了流通環節,導致菜價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幅度上漲。當菜農們紛紛奔向批發市場的時候,農業公司化經營的腳步也被大大延緩。這一根本性的痼疾十分明顯。筆者所在的南方一個縣市,儘管時下市場日日刮蔬菜收購價下跌之風,但有一些鄉鎮菜農卻表現得淡定從容,奏起了蔬菜基地豐收曲。這些菜農是什麼人?一個共同特徵,都是當地的“農民專業生産合作社”會員。

  應該説,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中國的農民已有應對市場的經驗。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舒爾茨説過,全世界的農民在處理成本、報酬和風險時都是超級經濟人。問題在於,很多地方的菜農、果農、糧農幾乎都是散兵遊勇,頂多也是夫妻店或父子兵,而且又處於分散狀態,信息不靈,交通不便和資本缺乏,一旦遇到市場波動,那麼就有可能成為市場的犧牲品。

  “農散傷農”的道理不難明白。古諺所説,“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就是這個道理。無論發展商品經濟還是抗拒市場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今,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我國農村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像雨後春筍般涌現,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據悉,山東省登記和備案的農村經濟協會有6393個;河南登記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有7255個。

  應該看到,目前專業合作社是自願組織起來,猶如自由戀愛婚姻,成員彼此間互相支持、諒解,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由於農民專業合作社強調的是以産品或者服務為紐帶,所以它的發展不受地域限制,這也是專業合作社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

  筆者認為,“三農”措施政策的落實並取得成果,需要農村幹部&&,更需要各類專業經濟組織健全起來。唯有如此,農村經濟才能活躍起來,農民的權益才能得以保護,“菜賤傷農”之類的市場風險才能有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