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西恩奈:中國經濟發展中的3條斷層線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7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發展中的3條斷層線

   “美國衰落”的説法再次甚囂塵上,稱中國等新興國家對美國統治形成挑戰。但美國人不應讓多疑症阻礙對中國優缺點的理性分析。中國經濟具有3條危及其長期穩定性的潛在斷層線:

  一、中國應付得了基礎設施泡沫嗎?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命令國有銀行盡可能向基礎設施和房地産項目提供貸款。儘管龐大投資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瘋狂的支出表明好事也會好過頭,其幾近荒廢的“鬼城”即是例證。

  由於政治因素,中國的銀行必須出於其他的非商業原因而向一些有風險的項目進行貸款。當此類投資無法取得足夠回報率時,貸款就將貶值。為維持銀行貸款和高就業率,中國會買下這些不良貸款並將其分散到國有企業,而這些企業的最終債權人就是政府。這種銀行資産負債的清理方式將導致更多貸款,最終是更大的拖欠……中國政府將成為自己製造的龐氏騙局的受害者。

  二、中國能成為一個創新經濟體嗎?中國的快速增長源於需求旺盛的全球市場和廉價勞動力。但當前世界已不同往昔,發達經濟體就業率低下,無法提供能支撐中國增長的消費。同時,逆來順受的中國勞工開始要求加薪。其他新興經濟體開始蠶食中國低端市場份額。

  經濟理論認為,國家越富就越會隨之提升“價值鏈”,從原材料出口國到製造國(當前中國即處在這個階段),再利用技術創新發展為高端産品生産國。理論如此,但成為一個創新經濟體需要幾種至關重要的機制,如嚴格的知識産權保護體系、高效的國內資本市場和創新體制等。

  眾所週知,中國在知識産權保護上聲名不佳,尊重氛圍不會一蹴而就。巨大研發支出是正確舉措,但中國缺乏確保成功的其他機制。

  此外,經濟和政治文化通常相互促進。促使美國出現反集權的文化,或許也有助於美國人能容忍富有創意的破壞和突破性的創新。但中國等級森嚴且強調穩定的政治文化,或許不能産生出具有冒險精神和快速變革的經濟文化。

  三、中國能處理好人口和政治的長期挑戰嗎?人們常談及中國的經濟模式所面臨的長期挑戰,最嚴峻的莫過於勞動力快速老化,造成經濟增速放緩和退休金需求上升,二者均會加大勞動力人口的負擔。若任何一種因素導致經濟不穩,中國政府都有可能喪失民意。

  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都是斬釘截鐵的“能”。迄今為止,中國共産黨一直嫻熟駕馭著經濟現代化進程,把僵化的馬克思意識形態轉變為實用而漸進式的變革。但西方觀察家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問題應抱有務實態度。不斷老化的勞動力、固定的政治體系、透明度不高的銀行體制等,是中國將面臨的嚴峻挑戰。複製近30年來的經濟成就,北京需要實現又一輪完美變革。(作者尼爾西恩奈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學者,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