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尹平平:小升初,咋仍走不出一個“亂”字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6日 16: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推優”自2008年起成為北京市小學生升入理想初中的途徑之一,先是在東城、西城、海淀、豐臺等四個區進行試點,目前已經普及到了石景山、朝陽等區縣,並逐漸開放給非京籍借讀生。根據海淀區教委公佈的今年的小升初政策,較之以往,今年可以參與“推優”的借讀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500人左右。(據4月25日《北京晨報》)

  北京市小升初的“推優”政策,是在各校取消學科實驗班之後的一種補充,其初衷是不以學習成績,尤其是單科學習成績作為升學依據,而注重多元化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

  不過,北京市教委對各區縣的“推優”政策,包括推優時間和比例,並沒有統一要求。比如推優比例,有的百分之十幾,有的能達到30%。依什麼而定?為何相差那麼大?基本上沒人給出理由,似乎也不需要什麼理由。各校之間的“推優”標準也不一樣,而且每年都在變化,所以“推優”雖然看似“有法可依”,實際卻雜亂無章。一名小學生如果想要獲得“推優”資格,首先要通過得獎、考證、競選班幹部來證明自己的“優秀”,而即使獲得“推優”資格,還必須經過評分、填志願和服從分配等驚心動魄的競爭才有希望進入理想初中就讀。

  本來旨在強調素質教育,為小學生減負的“推優”,現在卻給孩子們增添了更多麻煩。他們雖然不需要在六年級時為了某次考試全力以赴,卻要從更低的年級就開始想方設法通過應試,獲取獎盃和證書,從而量化自己的綜合素質。媒體報道,為了在小升初勝出,北京一名六年級小學生擁有10張證書並不少見,有的甚至一下子亮出了30多張。而且由於過程過於複雜,“推優”已經異化為一場混戰。

  從筆者近來的採訪和其他媒體關於“推優”的以往報道看,似乎從開始試點那天起,就伴隨著各種明爭暗鬥,搞得家長孩子都苦不堪言。有些家庭為了“走捷徑”,為了讓孩子評上三好學生或班幹部而加分,甚至賄賂具有決定權的老師以及具有投票權的同學……

  由此可見,雖然北京市的“推優”政策已經普及到了非京籍借讀生身上,但良好的初衷卻未必收到好的效果。“小升初”,名義上已經取消了考試,但各類或明或暗的選拔、考試實際上仍普遍存在,除了推優,還有更加神秘莫測的特長班、佔坑班、點招……學生的負擔、家長的負擔仍一點也沒減輕,甚至只有加重;小升初的公平公正公開,仍有很大問題。如何堅決斬除各種利益鏈,推進改革,不折不扣地貫徹《義務教育法》,減輕學生負擔,減緩家長的焦慮,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很多地方,仍須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