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燕農:為救子劫持人質的雙重“悲催”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1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因兒子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債臺高築、無錢救治,河間市村民孫文輝前往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小天使基金”辦公室申請救濟,因被告知該病不屬於“小天使基金”救助範圍,孫文輝情緒失控,用刀劫持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被警方控制並關押,原本苦難的家庭因此雪上加霜。(4月21日《新京報》)

    孫文輝非理性行為涉嫌綁架罪,無論出於怎樣的訴求,觸犯了法律就要承擔責任。

    反思這起事件,孫文輝過激的行為固然不可取,但現實的困境的確讓孫文輝無路可走:一邊是病情惡化的兒子,一邊是債臺高築的家庭。幾近走投無路的孫文輝,理性的出路又在哪?

    以販羊為生的孫文輝,一年只能存下幾千塊錢。為了給兒子看病,他已舉債30余萬元,直到借光親朋好友手中的富餘款,甚至靠夫妻賣血給兒子治病。此情此景,又如何讓人不動容?年僅11歲的孩子鄭重留下三條“遺言”,條條戳在人的心坎深處,相約“下輩子你還要做我的爸爸,我還當你的兒子”,又有哪個人不為之淚流滿面?!

    就在幾天前,河北承德的一名三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也在北京因無錢醫治而走投無路。他們選擇了到電視臺門口求助,後經微博廣泛轉發而出現轉機,歌手韓紅&&捐款。比起劫持紅基會員工,尋求媒體幫助要溫和得多。但是,無論哪種方式,都不是制度的常態敘事,而是劍走偏鋒。一個人要窮出故事來,才有可能得到援助——這或許才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社會問題。正是基於這種畸形邏輯,很多原本溫情的人間故事,往往以悲情作為開始。

    社會救濟之於底層民眾,實在太過薄弱,太過粗疏。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今年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急性白血病將全面推開免費治療。這當然是一大進步。不過,諸如兒童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其結果也往往會讓一個家庭傾家蕩産,最終無錢可治,免費治療的制度層面是否要考慮覆蓋到這些不幸的兒童?退一步講,如此需要花費鉅額資金的病,能否列入到大病保障範疇?

    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為宗旨的紅基會,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救助粗疏。兒童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確實不在“小天使基金”的救助範圍,但是,同在紅基會旗下,“紅十字天使計劃”卻是以關注貧困農民和兒童的生命與健康、救助患有重大疾病的貧困農民和兒童為宗旨之一的。從河間孫文輝事件中,我們既沒有看到“紅十字天使計劃”及時介入和啟動,也沒有看到“小天使基金”與“紅十字天使計劃”的無縫隙鏈結。

    一定程度上,正是社會保障制度的薄弱與粗疏,以及作為社會保障補充的社會慈善的不暢通,才讓走投無路的孫文輝走上了過激之路。是以,現實“悲催”的背後,還隱藏著制度“悲催”。不讓窮人只有窮出故事來,才能看到走出深深困境的希望,那麼,保障和慈善制度,就必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