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洛實:一切立足於實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1日 10: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河南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一)“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陽,一座擁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城市史、一千五百年建都史的歷史名城,十三個王朝在這裡演繹出多少難以磨滅的滄桑活劇,締造了無數中華文明的“神都傳奇”。幾度輝煌,幾經衰落。興廢之間,令人感嘆,發人深省。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原經濟區建設這場大戲,在中國崛起的舞臺上拉開大幕。新階段,新機遇,新考驗,洛陽將以什麼樣的角色和姿態,引吭高歌、躍馬揚鞭?

  (二)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洛陽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滄海桑田。但前進之中,我們也時有落後;變化之中,我們也不乏遺憾。

  新中國建設初期,憑藉“十大廠礦”的優勢,洛陽一度躋身全國五大工業城市,經濟總量穩坐全省頭把交椅,上繳國家的利稅總額曾超過整個廣東省。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改革開放以來,洛陽不僅被沿海一些“後起之秀”超過,甚至與中部一些城市的差距也逐漸拉大,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出現了大幅滑落,這幾年雖有明顯回升,也僅在40多位徘徊。

  在落後和遺憾之中,在當前的發展方式大轉變的討論中,洛陽人在反思,洛陽人在發問:

  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洛陽的工業不僅起步早、規模大,而且在諸多領域都曾代表著行業最高水平。但今天,為什麼全省一些龍頭企業銷售收入超500億甚至超過千億,洛陽卻沒有一家?為什麼洛陽主要工業産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不足30%,國內外市場上鮮見洛陽名牌?

  作為我國重要的科技研發基地,洛陽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5萬名、各類科研機構600多家,其中國家級科研院所12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家,科研力量在省內首屈一指。然而,為什麼很多成果“待字閨中人未識”,沒有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為什麼洛陽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作為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文化、文物、旅遊資源豐厚,提起龍門、關林、白馬寺,人人都蹺大拇指。但為什麼去年文化産業總量僅居全省第五、增速僅排第十一位?為什麼接待遊客總數全省第一,其中入境遊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卻沒有産生應有的綜合效益?

  (三)一個又一個“為什麼”,拷問著我們。我們可以分析出這樣那樣的原因,尋找到這樣那樣的理由,但最根本的,就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解放思想不深入,搶抓機遇不及時,調整思路不到位,創新體制不得力。歸根結底,都是領導方式轉變做得不夠實。

  天下萬事,皆成于實。

  認清了問題,找到了差距,下一步關鍵是一切立足於實,在“實”上狠下功夫,做到思想實、定位實、目標實、措施實、作風實、效果實。

  (四)思想實。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打碎陳舊觀念桎梏,以時不我待、奮發有為的狀態投入工作。

  洛陽發展慢,一些同志有些失落。但失落並沒有觸及靈魂,更沒有轉化為承認差距的魄力、正視問題的勇氣、攻堅克難的行動。

  有些人仍很驕傲,躺在歷史榮光中自我陶醉。有些人仍很自大,捧著“總量全省第二”招牌感到滿足。有些人仍很戀舊,計劃經濟思維不丟、方法不改。有些人仍很遲鈍,對新情況、新課題,缺乏應對能力。

  我們再也不能故步自封。意識上的盲目樂觀,必須終結;思想上的條條框框,必須打破;實踐中的畏首畏尾,必須拋棄。觀潮流,看實際,找差距,想辦法,就是要有一股闖和冒的勁頭,允許探索中有失誤,不允許工作中無作為,先幹不爭論,先試不議論,先做不評論,為洛陽發展殺出一條新路來。

  (五)定位實。

  胸懷大局,主動融入,找準自身發展定位、在中原經濟區中的定位,乃至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定位。

  洛陽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和特色。文化古都,名聞遐邇;工業大市,舉足輕重。經濟總量、工業總量、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等指標,均佔全省十分之一強。中原經濟區建設,對洛陽既是重大機遇,也是重大考驗;責任更大,擔當更大,不容置疑,無可推託。

  立足現有基礎、特色、優勢和潛力,洛陽決心努力當好一個示範、突出打造兩大品牌。

  一個示範,即“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不等不靠,先行先試,讓工業更大更強,讓城市更美更靚,讓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洛陽不僅要做大、做強自己,而且要輻射帶動周邊。

  打造老工業基地振興品牌。改制,激活內生動力;轉型,開闢廣闊天地;提升,佔據競爭高地。變重壓為重責,化包袱為財富,生死存亡,責無旁貸;臥薪嘗膽,浴火重生。

  打造河洛文化傳承品牌。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固其根,弘其魂,發其力,成其效,把洛陽建成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成天下游人嚮往之地,建成中原經濟區遞給世界的最亮麗文化名片。

  (六)目標實。

  定目標,做規劃,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現實條件、尊重群眾意願。

  洛陽經濟大而不強,要壯大,要強身,要增效。洛陽民生需求多元,要富裕,要文化,要環境。“十二五”發展藍圖,在“富民強市”基礎上,重在“福民強市”。

  洛陽要率先發展,率先崛起,所憂宜多,所慮宜廣,所謀宜深。工業振興,經濟發展,萬不能忘民生,萬不能忘社會,萬不能忘環境,萬不能忘安全,萬不能忘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力爭實現“兩個高於、兩個確保”。即經濟、社會、生態建設主要指標和協調發展程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幸福指數的提升和對各級幹部的滿意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確保社會穩定大局絕對不出大的問題,確保安全生産絕對不出大的問題。

  (七)措施實。

  出實招,用實勁,招要擊中要害,勁要用對地方,關鍵要用好“三具兩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

  機制轉換,絕不能再“猶抱琵琶半遮面”。機制制約,我們教訓深刻。政企不分,束手束腳;産權不清,責任不明;管理不嚴,效率低下。今年年底,洛陽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要大頭落地,宜股則股、宜民則民、宜上市則上市、宜退二進三就退二進三、宜引進戰略合作者就引進戰略合作者,真正到市場的大江大海擊水揚波、沖浪弄潮。

  科技創新,絕不能再“入寶山而空回”。産、學、研、軍,融合發展,一體發展,提升發展。瞄準市場需求,瞄準高精尖,搭建合作更加緊密、機制更加靈活、效益更加突出的産學研平臺,不僅讓“洛陽製造”更多,還要讓“洛陽創造”更多。人才是第一資源,再也不能讓“洛陽才子他鄉跑”。洛陽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必須激發人才活力,培育一批高端領軍人物。

  文化産業,絕不能再“捧著金碗要飯吃”。牡丹花會,已經上升為國家級節會,美麗的“牡丹仙子”成了洛陽的文化大使、經濟大使、財富大使。鑄造品牌,讓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等,環境更美,管理更優,美譽度更高。拉長鏈條,實現文化、文物、旅遊有機結合,讓人們在河洛文化中陶醉,也在精細服務中享受,吃、住、行、遊、購、娛,一體化供給,一條龍呈獻。大文化,大市場,大旅遊,大産業,讓巨大的文化資源,變為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項目、實實在在的産業、實實在在的品牌。

  (八)作風實。

  力戒浮皮潦草、麻木不仁、敷衍塞責,倡導迎難而上、敢於擔當、雷厲風行,説了就做,做就做好。

  當前洛陽一些幹部身上,“庸、懶、散、軟”四症,時有發作。甘於平庸,不思進取;惰性十足,消極怠工;自由散漫,不講效率;疲軟畏難,不敢硬碰硬。這些作風,是沉疴,要刮骨療毒;是大敵,要堅決清除。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住人。公開制,領導幹部任職承諾、審批服務承諾,全上媒體,接受群眾監督。暗訪制,真實工作一覽無余,實際問題無所遁形。問責制,不管是誰,延誤工作,得罪群眾,一律依法依紀嚴查嚴究。

  今年洛陽的“環境創優年”,就是要讓幹部 “講問題不講成績、講主觀不講客觀、講自己不講別人”,有問題就解決,突出問題突出解決,不推諉,不扯皮,讓企業踏實,讓服務對象順心,讓群眾滿意。

  (九)效果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空口無憑,實績説話。

  發展效果要實。經過一段努力,企業個頭長大了沒有,效益提高了沒有?文化産業鏈條拉長了沒有,品牌叫響了沒有?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率提升了沒有,科技對經濟的支撐能力增強了沒有?總之,要看發展是不是更快了,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作用是不是更大了。

  為民效果要實。經過一段努力,群眾收入增加了沒有?生産生活環境改善了沒有?就業難、就醫難、就學難等問題有效緩解了沒有?“十大實事”承諾兌現了沒有?總之,要看群眾幸福指數是不是真正提高了,對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是不是更認可了。

  效果怎麼樣,百姓説了算。各地各單位,科學發展、平安建設、環境創優、作風轉變、企業增效、安全生産和群眾訴求處理工作,實效怎樣?以科學發展論英雄,以群眾滿意看幹部,逐季度做考評,力爭讓工作成績全都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小步快跑、循序漸進,提升洛陽整體工作。

  (十)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實是真道理,實是真功夫,實是真水平。

  建設中原經濟區,662萬洛陽人民激情滿懷,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