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人民日報:精品賽事豈能一蹴而就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1日 1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起步于2002年的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湖賽),如今已是亞洲頂級自行車賽事。還記得賽事舉辦之初,一些賽段的住宿、通訊條件簡直可以用“寒酸”來形容。如今,環湖賽已經成為國內自行車賽事的一個標桿,沒有人再會質疑這一賽事的發展前景。

  起步于2004年的中國網球公開賽,辦賽之初同樣不被人看好。不但國人不捧場,勉強前來參賽的網球明星也變著法子給這一賽事“臉色”看。可就是這個現場教觀賽禮儀、球星動不動就因傷退賽的中國網球公開賽,如今招商順利、票房看好、潛力無限。

  儘管是自行車消費大國而不是自行車競技強國,儘管網球根基不深、僅有幾朵“中國網球金花”為賽事撐門面,但環湖賽與中國網球公開賽在挫折中奮起、在迷途中找尋方向,不懂就學、知錯就改,用時間和實踐一點點彌補先天缺陷,終於迎來賽事發展的黃金期。也就在短短幾年前,如果有人拿環青海湖賽與環法自行車賽、拿中國網球公開賽與網球四大滿貫賽事做對比,人們會認為這是一個玩笑。而今,這樣的對比則被更多人視為賽事的發展方向。

  談及國際頂級賽事,人們總會提起網球四大滿貫賽事、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和F1賽車長達數十年乃至百餘年的發展歷史,總是對這些頂級賽事的家族包廂、球迷文化、明星風采津津樂道。殊不知,這些頂級賽事也是經歷了起步的坎坷、爬坡的艱辛才迎來收穫的季節。

  搞職業體育、辦頂級賽事,我們是門外漢。剛剛闖入這個領域,難免會走彎路、付代價、交學費。會有條件尚不具備便貿然辦賽的衝動,會有投入不菲收益甚微的尷尬。不過,對於認準要辦精品賽事的組織者來説,這些挫折其實並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一項賽事的組織者會以什麼樣的心態看待批判和質疑、以什麼樣的機制彌補缺陷和不足。

  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的一位負責人曾經直言,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已經成為所有廈門人的馬拉松賽,這一品牌不屬於任何組織和個人。正因如此,無論機構調整、人員更替,還是危機突現,都沒有影響到廈門馬拉松賽的正常運轉。但願,這種理性、科學的辦賽精神,能為更多有志於辦出精品賽事的組織者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