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麻繩:金像獎 青山已不再 徒留夕陽紅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9日 09: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前天晚上,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劉嘉玲和謝霆鋒的感謝聲中皆大歡喜,而同時産生的兩對影帝影后夫婦更是成為一時佳話,不過在喜樂的氣氛當中,香港電影卻似乎已經開始老去了……

  作為華語電影中很獨特的一個類型存在,香港電影近幾年一直處於一種尷尬而淩亂的存在之中。2007年,陳可辛的《投名狀》在金像獎上戰勝杜琪峰的《神探》,成為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在TVB電視劇和粵語歌曲全面式微的情形下,香港電影成為唯一尚能保持生命力的地域文化輸出品種,為此香港電影人不得不去適應內地電影市場。幾年摸索下來,香港電影人憑藉其電影專業素養已經成為支撐內地電影票房半壁江山的中堅力量,而與此同時,香港的主流商業電影中原有的藝術特性和文化傳承已經消耗殆盡,雖然名為香港電影金像獎,但在香港卻已經乏人關注了。

  泰迪羅賓和邵音音分別拿到最佳男女配角,揭開了這場以“敬老”為主題的末日狂歡的序幕,一直到《打擂臺》奪得最佳電影大獎。《打擂臺》的藝術水準並不高,商業性也差,票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其脫穎而出完全靠的是創作者將復古和致敬做到極致之後的情懷氾濫,這表明了被內地電影市場異化的香港電影人對黃金年代乖張孟浪的創作氛圍的懷戀。但也不得不説,這種形式上的懷舊價值並不大,這形不成一個對産業和作品質量有推動力的風格和類型,更像是香港電影人的一次隨性的反商業逆襲,而我卻看到了他們骨子裏真正的自卑和畏縮。

  本屆金像獎上的另一個大贏家是徐克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以下簡稱《狄仁傑》),獲得了包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造型、最佳服裝設計、最佳美術設計四項技術獎,以及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劉嘉玲)兩項創作大獎。《狄仁傑》代表著與《打擂臺》完全不同的創作取向和市場策略,這樣的電影還包括獲得最佳動作設計和最佳剪輯的《葉問2》,都是採用內地資金、以大片策略主攻內地市場並取得良好票房成績的商業大片。徐克的新武俠電影曾是香港電影最重要最具商業價值的電影流派之一,《狄仁傑》是他在《七劍》折戟之後時隔五年再次回歸武俠路線的重要作品,但在武俠精神的詮釋和技術指標的把握上都有著嚴重的缺陷,上述的六項獎其實都不是很有説服力,但超過三億的票房所帶來的巨大商業成功卻成為目前香港電影人趨之若鶩的淘金夢想。

  謝霆鋒憑藉《線人》中的表演奪得最佳男演員,儘管這個常規但還算搏命的演出比起《月滿軒尼詩》中的張學友和《李小龍》中的梁家輝來,在與人物融合和表演精細程度上還有差距,但總算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獎掖後生的一點姿態了。劉嘉玲憑藉《狄仁傑》封後應該是當晚頗具爭議的一個結果,事實上陪跑的薛凱琪、楊千嬅、湯唯等年輕演員在詮釋角色的方法和效果上都具有更高的藝術水準和突破性,也更能代表香港電影未來的希望。彭浩翔的《志明與春嬌》獲得最佳編劇,能夠視為為香港新生代電影日後的存在保存一點希望火種嗎?

  作為嘉賓出現的周潤發調侃自己爭奪影帝的對手謝霆鋒説未來的30年在你手中,其實不要説金像獎,未來的30年,真正意義上的香港電影還能否存在都值得存疑了。以目前香港電影的發展趨勢,它為觀眾呈現的驚喜越來越少,而這屆金像獎又反映出香港電影人很不健康的一個心態,就是不肯正視自己的老去,又缺乏突破自己的能力和意識,總有一天他們會為這樣的自我催眠付出代價的,這一天也許並不會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