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為自尊殺人折射三大缺失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17: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去年2月26日,在一家工廠當普工的大學畢業生李宗熙,一怒之下將廠長白守川傷害致死。據廣州中院知情人員透露,李宗熙在法庭上表示,起因是廠長的一句話:“你有什麼本事?你一個大學生還不是一個普通生産工,我雖然沒有上大學,還不是年薪幾十萬?”日前,廣州中院開庭審理被告人李宗熙犯故意傷害罪一案。

  揮刀逞一快,毀了兩個家。事因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一個芝麻大點的事就釀發血腥悲劇,實在令人唏噓而痛心。更讓人莫可名狀的是,李宗熙並非怙惡不悛之徒。在同學眼裏,他“樂意幫助人,跟同學相處很好”,在同事眼裏,他“平常很老實,不愛説話”。而且,他勤奮、肯吃苦,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就兼職送報紙,一直到大學結束,由此來掙取生活費,學費則依靠貸款。他成績優秀,獲得過多項榮譽。這樣一個乖孩子,為何異化為殺人兇手?在庭審時,李宗熙自稱“是我性格缺陷害了對方,是咎由自取……”誠然,性格即命運,一些悲劇的生成,確與性格缺陷有關。

  但是,不能把這起悲劇完全歸咎為性格缺陷,即便是性格缺陷,還應追問是誰製造了李宗熙的性格缺陷?反芻這起悲劇,折射出三重危機。

  教育缺失。李宗熙是苦孩子出身,他是全家的驕傲與希望,一方面過多承擔了家庭的功利化期待,另一方面卻沒得到人性化關懷,特別到了大學,他過得並不開心,“從來都很少談及家庭情況,不會訴苦”,在這個人生的關鍵階段,理應受到足夠的人文關懷和及時的心理干預。

  企業冷漠。重點大學畢業後,諸事不順,只能在工廠做普工,成為“大學生打工仔”。這種強烈的心理落差,導致李宗熙很苦悶,“與同事們溝通很少,集體活動參加也不多,性格有些自閉”,在這種情況下,工廠並沒有給他提供心理疏導,廠長反而大加諷刺。由此不妨聯絡到富士康工人跳樓事件,正是因為缺乏群體價值文化,且處在冷漠和離散的“原子”狀態,這些工人才選擇自戕。同樣的道理是,李宗熙如果不是走上泄憤之路,也可能選擇自戕。

  自我調適能力匱乏。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個人只要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在影響自己,他就有機會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遺憾的是,李宗熙不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不懂得如何合理釋放內心的積怨,從而走上不歸路。提高情商,既需要接受情緒素養教育,更需要自我救贖。

  李宗熙的悲劇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群體的悲劇,因為類似自尊殺人的事件時有發生。毋庸諱言,當下,我們所處的社會出現了乾燥化傾向,有時一擦就著火、一點就爆炸。走出人性的弱點,抵達內心的平靜,尋找心靈的皈依,這個社會的空氣才能變得濕潤而健康。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個人只要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在影響自己,他就有機會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遺憾的是,李宗熙不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不懂得如何合理釋放內心的積怨,從而走上不歸路。(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