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溫總理痛斥“染色饅頭”發人深省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説,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4月18日《京華時報》)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民主法制的推進,文化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文化建設特別是道德文化建設,同經濟發展相比仍然是一條短腿。舉例來説,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總理的這番話振聾發聵,語重心長,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肥肉可以“長成”瘦肉,豬肉可以變成牛肉;臭水溝裏“産出”地溝油;大超市賣染了色的饅頭……我們所吃的一切都在變,變得那麼的飛速而又神奇,變得那麼的驚悚而又無奈,唯一不變的是,對這樣的變數,我們無從事先得知,我們的食品一直在變!當三聚氰胺、增白粉、蘇丹紅、洗蝦粉、皮革奶、瘦肉精等層出不窮,害人不淺之時,我們實在無心欣賞和讚嘆那些精英們搗鼓出來的“好東西”對人們食欲的獻媚,更多的是擔心健康一旦被唯利是圖者撂倒在一旁,我們的不安全感將會與日俱增,誰來負責讓好的留下來,不好請走開?無良廠家和商販變本加厲賺“黑心錢”,誰來監督?生産經營者的道德失守令我們憂心忡忡,商家沉浸于數銀子的快樂,食品含量裏還有多少“道德之血”?!

  應該看到,國民素質的提升主要取決於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而社會文明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和政府官員的誠信與文明。當個別部門熱衷於搞“釣魚執法”,當蘊含種種不端的社會潛規則浸透于每個角落,人們處世辦事就會更多地去尋找制度後門,對各種旁門邪道趨之若鶩,篤信“能欺騙所有人就是成功”,就不會敬畏和恪守各種規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公眾對官員誠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允許官員在工作中有缺點甚至是失誤,但決不能原諒官員撒謊甚至某個政府部門為了小團體利益欺上瞞下,玩起“躲貓貓”的一套忽悠公眾的智商。官員缺乏誠信,放出一個壞樣子,進而在全社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最終導致社會誠信缺失、道德坍塌,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首先,各級官員應成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與職業道德的表率與榜樣,這也是提升公務員整體素質與形象,增強政府公信力的急切訴求與應有之義。要做到這一點,就是要規範公權力,將官員放進“金魚缸”裏,就是要對官員的種種不誠信行為予以公開曝光和問責,對懈怠公務、冷漠民生的失職瀆職行為以零容忍態勢嚴懲不貸。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必須祭出更加嚴厲和規範的追責細則,建立司法同期介機制,使監管缺者的官員和利欲熏心的經營者付出沉痛代價,直至刑究。更重要的,如總理所説,要把加強同市場經濟、民主法治、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的道德文化建設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這不僅是維護正常生産生活和社會秩序的需要,也有利於從根本上剷除滋生唯利是圖、坑蒙拐騙、貪贓枉法等醜惡和腐敗行為的土壤。唯有亡羊補牢,標本兼治,才能重塑公民素質,拯救誠信缺失與道德滑坡。(梁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