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殷國安:我們又要成為饅頭鑒別專家?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5日 10: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上海“染色饅頭”被曝光後,各地工商質檢部門均開展了染色饅頭的排查。對於各種“加料”的不健康饅頭,專家也給出了相關鑒別建議。

  人生在世,真是“過到老,學不了”——在識別饅頭方面,專家就向我們介紹了不少知識。比如,如何辨別真假玉米饅頭?就有“一看二聞三泡”的辦法。而如何辨別添加膨松劑的饅頭,專家提醒消費者,添加了膨松劑的饅頭從外觀和手感上是能辨別出來的……

  專家為什麼要教導我們識別饅頭的知識?這當然是形勢的需要,很有必要性、針對性和緊迫性。因為現在上海超市出現了“染色饅頭”,引起消費者的恐慌和憤怒。專家於是抱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傳授識別饅頭的知識。

  照理説,我們不應該辜負專家的好心,應該認真學習識別饅頭的知識,可以有助於食品安全。但是,我們實在感到勉為其難。因為若干年來,我們要學的知識太多了。

  專家教給我們的識別商品知識,起碼有幾十種。從如何識別注水的肉、敵敵畏浸制的火腿、拋過光的大米、服過避孕藥的黃鱔,到識別致癌的毛巾、人造的皮蛋、偽劣的衛生紙……這種學習活動每年都會進行好幾次。這麼多知識,我們哪記得住?只有記在小本子上,帶著知識進市場,一邊對照一邊購物了。

  消費者不僅沒有可能學習這麼多知識,也不應該讓消費者學習這麼多知識。社會本來就應該是有分工的,工人做工,農民種地,解放軍站崗,不能讓工人和解放軍也同時自己種糧食啊。同理,專家研究食品科學,研究食品鑒定的辦法,我們如果也學會了,專家做什麼啊?

  而對於食品安全的保障,國家設置了許多職能部門,有質監、工商、衛生、藥監等等。他們應該把好關口。現在,應該履行職責的把關人不負責任,聽任偽劣食品,甚至有毒有害食品進入市場,然後讓消費者去識別,這不是太荒唐了嗎?

  所以,專家官員如何識別真假玉米饅頭、如何辨別添加膨松劑的饅頭的知識,應該教給監管部門。讓他們學會之後,把住進入市場這個總關口,我們消費者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購買食品了。而從現實情況看,一些監管部門確實需要學習,他們根本不懂如何監管。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辦公室人員稱,一般來説饅頭一個月抽查一次,他們來檢查,我們就把東西拿到辦公室給他們檢查,不讓他們去車間;他們一來我們就把車間的門關上,不讓他們進去。聯想到河南瘦肉精的檢驗,養殖戶拿人尿冒充豬尿檢測,也可以矇混過關呢。

  當然,監管部門的官員可能並不缺少識別的相關知識,而是缺少責任心,其原因又是我們缺乏有力的問責制度。但無論如何,老是向消費者普及商品知識,老想把消費者逼成專家,是一個誤區,更是市場經濟下的一個悲劇。(殷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