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衛宏:中國足球好大的“江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5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足球的塔基原本就幾近崩塌,再有“釜底抽薪”的人為破壞,無異於揮刀自殘,著實令人切齒心痛。

  在重慶公租房的申請者中採訪到一位曾經的足球運動員,聊起他當年的輝煌,以及他十年不忘的憤怒--足球俱樂部的梯隊教練,居然伸手向球員要錢買位子,而且價格高達10萬元。他萬般無奈之下結束了自己充滿希望卻又如此短命的足球生涯。

  中國足球好大的“江湖”。這個“足球江湖”的水究竟有多深,有多渾?

  外人永遠難以知情。正如那些黑哨們,在足協辦公室裏坐地分贓,那才是“業內人士”所知所為。

  這個足球生涯非常短暫的球員,不一定能進入一線職業隊,不一定能成為偉大的球星,更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拯救中國足球。然而,這終究是一棵潛質不錯的苗子。他和他因為沒交10萬元“買位錢”而各奔東西的十多位隊友,是一批苗子。

  你永遠不知道,中國足球有多少苗子因此夭折。你永遠不知道,中國足球有多少潛規則“毀人不倦”。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參加足球運動的青少年達60多萬人。那是怎樣一個充滿希望的黃金時代?然而,中國足協一直難有準確統計數字的青少年球員數量,在2008年底的時候,“粗略估計已不到七千人了。”

  想當年,全國八千足球記者,各地涌現金牌球市,在甲A球隊坐一年板凳也能收入幾十萬。在這盛極一時的足球熱中,全國有四千多所足球學校,把孩子送到足校是一件令人無比驕傲的事情。而如今,曇花一現的足球學校只剩區區一二十所。想當年,青少年球員想要踢球的位子,教練竟會伸手索要買位錢。而如今,一些省市組建一支全運會球隊,要七拼八湊才能拉起一支隊伍……

  中國足球的後備大軍,最終在“業內人士”的輕慢與踐踏中成為流沙幻影。供大於求的特殊背景與環境,以及演變成供不應求的巨大反差,顯然就是一種人禍。中國足球在職業化改革中長期忽視後備力量培養體制的建設,忽視對這項浩大工程的監管,把培養青少年球員的責任推給了社會,推給了俱樂部,推給了足球學校,最終推無可推、無人可用。

  必須承認,中國的青少年足球教練,多數是在基層拿著微薄的薪水,幹著無名無利的苦活。然而,和那些“攔路虎”教練一樣,這何嘗不是中國足球塔基建設中的不健康現象?

  再也經不起折騰的中國足球,需要少走些彎路,少一些人為破壞。在又一個五年或十年規劃之後,中國足球才能少一些歷史的遺憾,少一些遺憾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