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毛穎穎:房價“穩中有降”是政府責任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11: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穩中有降”,這是3月29日晚北京市政府向社會公佈的今年新建普通住房價格控制目標。這一目標的公佈,使北京成為目前按照“新國八條”規定發佈“限價令”的城市中,惟一一個對房價明確言“降”的城市。

  從“暫停三套房貸款、二套房首付六成”,到“一家限新購一套商品房”,再到“外地人購房須提供五年社保或納稅證明”,兩年來,北京的樓市調控步步推進,且京版調控細則往往較中央調控大綱更為嚴厲。這次,與其他城市普遍將房價漲幅與GDP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鉤不同,北京率先作出了年度房價“穩中有降”的鄭重承諾。此舉不但再次表明了北京市政府將房價控制在合理水平的態度和決心,更開了一個好頭,緩解了此前公眾對“中央調控遭遇地方執行難”、“限價標準成漲價標準”的憂慮,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市場對房價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還將繼續快速上漲的心理預期。

  毋庸諱言,在高房價依然沒有出現明顯鬆動、高流動性依然沒有得到很好消化的大背景下,控制房價的任務對國內任何一個城市來説都很艱巨。特別是對北京這樣城市化進程快、存量土地少、外來人口多、開發成本高,住房供需矛盾、住房投資特徵突出的一線城市而言,想要實現房價實打實的“穩中有降”更為不易。但在充分認識到困難的同時,我們更應認識到,房價控製成敗,直接關乎民眾對樓市調控的信心,關乎政府的公信力,明確目標並兌現承諾是政府責任所繫。

  從近期市場情況看,隨著一系列調控政策陸續出臺,北京樓市已經出現了投資投機性購房降溫、價格漲幅趨緩的積極變化。而從諸多政策工具的準備情況看,今年北京完全具有實現房價“穩中有降”,縮小房價與居民支付能力差距的條件和可能性。

  其一是土地價格穩定。這得益於去年4月,北京市對住宅用地“招拍挂”制度的改革。變過去“價高者得”的掛牌出讓方式為“綜合評標”,試點“限房價、競地價”及“限地價,競政策性住房面積”,這些政策從根本上決定了北京很難再出現不斷加價“肉搏”的賣地場景,也很難再出現令人瞠目的“地王”,從而防止了因“高價地”直接造成“高價房”。

  其二是投機性購房需求進一步消弭。差別化信貸和稅收政策,全國最嚴厲的限購政策,讓北京樓市的熱度降到新低,有説法稱,現在投機購房在京已近歸零。限購令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針對投資、投機行為過熱,供求失衡,採取的一項特殊政策。市住建委負責人日前表示,只要投資、投機性行為對北京樓市的穩定,特別是對價格的穩定還有消極影響,限購政策就要持續。

  其三是普通住房放量供應。北京保障房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十一五”期間建了40多萬套保障房。今年的目標是:通過新建、改建、購買、長期租賃等方式籌集保障房20萬套以上;竣工保障房10萬套;實現廉租房應保盡保,公租房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廉租房和公租房逐步覆蓋各類保障家庭。可以説,這些舉措,不僅是中低收入家庭的福音,更意味著政府將對租房市場乃至整個樓市供求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普通住房價格將不會再那麼容易被商品房推高。

  事實證明,只要政府心頭裝著民生冷暖,多管齊下,敢於作為、善於作為,“穩中有降”的房價控制目標就可以實現。

  當然,控制房價只是樓市調控的階段性目標,光控房價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解決住房難。要實現“住有所居”,實現房地産業相對健康地發展,還需要解決更多深層次矛盾,作出更多制度性安排。從一定程度上説,迅速凍結購房需求、把房價上漲勢頭壓下來,是在為普通住房回歸居住性與保障性爭取時間,是在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爭取時間,也是在為改變土地財政和貨幣超發等痼疾爭取時間。只有利用樓市調控各項措施出臺的契機,抓緊建立梯級住房保障體系,同時倒逼投資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住有所居”這一關係國計民生與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結束公眾對樓市“幾年一調”、“越調越漲”的焦慮。(毛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