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新媒:中國大熊貓起名有講究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30日 08: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3月25日文章題:大熊貓的名字有何含義?很多(記者何愛麗發自北京)

  日本有“陵陵”,香港有“安安”和“佳佳”,亞特蘭大有“倫倫”,而新加坡明年將迎接“凱凱”和“嘉嘉”。

  給這些大熊貓所起的朗朗上口的名字,反映出它們極為可愛的特點。正如“淚珠”或“黑美人”可能會讓人想到馬一樣,像“姣姣”這樣的名字往往會讓人聯想到正在咀嚼竹子的可愛大熊貓的形象。

  但為這種受歡迎的生物命名還有更多的考慮:作為中國最出色、最珍貴的和平大使,它們的名字也反映著中國釋放的微妙的政治信息。

  最著名的是中國2008年送給台灣的一對大熊貓“團團”和“圓圓”。它們的名字是中國大陸希望與自治的台灣重新實現統一的標誌:“團”、“圓”合在一起意為“再次統一”。不出意料,這兩個富於政治意味的名字並不怎麼受台獨派議員的歡迎。親北京的馬英九政府採納了“團團”和“圓圓”這兩個名字。

  同樣地,1999年,在香港回歸中國兩年後,被送給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一對大熊貓被命名為“安安”和“佳佳”。它們的名字合在一起聽起來像中文的“安家”,這多半並非巧合。

  為紀念新加坡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20週年,中國將這兩隻大熊貓租借給新加坡。中國上周公佈了這對大熊貓的名字。徵名活動的裁判之一張齊娥指出,由新加坡會計師方俞棋提議的“凱凱”和“嘉嘉”反映出維持穩固的雙邊關係的希望。

  這兩個名字讓人覺得溫暖:“嘉”不僅音似“家”,而且還和“新加坡”的第二個字讀音相同。“凱”有凱旋的意思,也是新加坡常見的中文名。

  當然,並不是所有大熊貓都有如此具象徵意義的名字;有些只是以某個人或名人的名字命名的。例如亞特蘭大動物園的“倫倫”。它最初叫“華華”,1998年被台灣歌手蘇慧倫認養後改了名。還有1936年社交名流露絲哈克納斯在探險家楊昆廷的幫助下帶到美國的大熊貓幼仔“蘇琳”。哈克納斯是以楊昆廷妻子的名字為這只可愛的大熊貓命名的。

  不過一條沒有言明的規矩似乎保留了下來:不論大熊貓去哪,它們往往會有一個中國名字———或許是大家都承認大熊貓原産于中國。

  甚至連那些生於中國之外、人工養殖的大熊貓也以中文命名,就像2003年出生在美國聖迭戈動物園的大熊貓一樣。它被命名為“美生”———意為“生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