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赫佐格林:《情話紫釵》隔閡抑或穿越?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9日 09: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素有“香港戲劇教父”之稱的毛俊輝近日領著一眾香港話劇演員上演了一齣港味十足的《情話紫釵》,一邊是古典愛情的粵劇《紫釵記》的淺吟低唱,一邊是現代版“紫釵記”的麻辣腥膻,古今對照,情慾斑駁,讓人心生疑惑,莫非香港現在也流行穿越?

  《情話紫釵》是一部對於內地觀眾來説有些難以評述的話劇,至少在幾個方面存在著某種文化氣質上的地域隔閡。首先,儘管《紫釵記》作為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中的第一夢,也是古典戲曲文化的代表作之一,但其影響力畢竟不如《牡丹亭》、《西廂記》等故事更為大眾所熟知,內地觀眾更是少了港人那份對於唐滌生編劇的經典粵劇的懷舊心態,因此《紫釵記》作為劇中的一個貫穿始終的重要元素,對於大部分內地觀眾而言,缺少了一層作為文化記憶的親切感。其次,全劇以粵曲唱段貫穿,粵語對白演出,雖然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香港話劇的原汁原味,卻也在某種程度上令觀眾在看劇過程中需要一個語言轉譯過程,無形中增加了觀眾入戲的難度。

  這是一個借古人酒杯,澆現代人心中塊壘的故事,具體來説,這是一個講述古今愛情觀差異的故事,著力對古代人的愛情世界與現代人愛情觀念進行對比和觀照。正如導演毛俊輝自己所説,他不想做一個不同類型的簡單拼貼,而是想要很有機。或許也正是這種刻意追求敘述方式的有機和特異,反倒削弱了情節性與人物塑造。古代故事作為背景板似的、極其平面而遙遠地呈現在舞臺後方,現代版的Kelvin和Jade的愛情故事又有些概念先行似要與古代故事形成一個兩生花似的情境對照,然而在至關重要的兩人如何産生愛情或者是否真有愛情的核心問題上語焉不詳,以至當全劇的高潮——Jade真情告白來臨之際都顯得些許乏力。

  至於第三條線的一群現代觀眾因粵劇《紫釵記》而引發的討論,則更像是托爾斯泰或米蘭昆德拉小説中夾雜的大量議論所起到的功能,引導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如果不是內地觀眾對粵劇相對陌生,這些議論可以説是可有可無,有時甚至還顯得畫蛇添足)。在這些議論片段中,編導採取了一種模糊中立的態度,將各種聲音並置,造成“眾聲喧嘩”的效果。男人、女人,各色心性,各種計算,都保持並存且不加偏袒,試圖讓觀眾去自行判斷。抑或在編導看來,現代愛情中,根本不存在什麼是非對錯,一切皆由理念分歧而致。

  《情話紫釵》看上去更像是一篇偏重議論的愛情散文。只不過,在前有古代愛情故事主旨的背景板,後有現代觀眾伴奏式的喧嘩,謝君豪與何超儀愛情角力後的勇敢告白被擠壓得支離破碎,而導演所追求的劇情的整體和有機似乎也無法讓人真正體會這三條故事線內在的精妙聯絡,至少在彼此交替呈現的過程中缺乏一種更具巧思的有機性。

  戲畢,走齣劇場的我們似乎也很難獲得什麼太有啟發性的關於愛情的創見。在古代,我們可以後花園私定終身,女人只需被動地守望愛情降臨;在現代,女人則更需要勇敢表達自己的感情才有機會一睹幸福真容,這樣的道理越想越讓人覺得,似乎編導更多是在男性的視角上來為現代社會男性的懦弱與不願直面情感付出承諾做著某種開脫。所謂“情話”被一句“我愛你”輕巧帶過,真情假意何從辨析。那象徵著古典愛情的紫釵,則在現代社會中杳無音信下落不明,這個“不清不楚”的現代世界,連一點愛情存在的信物也不得而見。所謂情話,抑或只是一次懷念式的想象回望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