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啃老”折射多重社會問題 應從多角度來認識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16: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啃老”現象日益突出

  超八成網友認為身邊有“啃老族”

  網絡調查問卷對“啃老族”的表述為: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們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他們有謀生能力,卻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有社會學家稱這一群體為“新失業群體”。

  網絡調查從昨日7時30分到17時30分,共有700余名網友參與問卷調查,年齡絕大多數集中在20歲到40歲之間,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佔82%,男性比例佔63%,女性比例佔37%。

  在“你是‘啃老族’嗎”問題中,回答“不是,我只是會在迫不得已的時候向父母求助”選項的佔74%,回答“是的,父母願意繼續給我錢,我無所謂”選項的佔4.7%,回答“我也不想‘啃老,’,可經濟太困難了,工作實在太難找了”選項的佔16.4%。

  雖然超過七成網友認為自己不“啃老”,但在回答“在您的周圍有‘啃老族’嗎”,83.7%的網友認為“有”。只有8.6%的網友認為 “沒有”。超八成網友認為自己身邊有“啃老族”,這表明“啃老”現象日益突出。超五成網友認為“子女長期‘啃老’可能引發更多社會問題”。

  為什麼會有數量不少的 “啃老族”存在呢?問卷採用多選方式,設置10個選項,其中“家庭經濟條件”“獨生子女”“購買住房”“自己的思想”等因素被網友認為是産生“啃老族”的主要原因。

  在“啃老族”的男女比例上,近半數網友認為“差不多”。同時,超八成的網友認為與農村相比較,“啃老族”主要集中在城市內。

  在回答 “你認為在當今社會‘不啃’不行嗎?”問題時,網友出現比較大的分歧,選擇“是”的佔42%,選擇“不是”佔57%,但總體來看,較多網友認為“啃老族”不必“啃老”也能自立。

  在回答 “你會和一個 ‘啃老族’結婚嗎?”,表示“不會”的佔60%。綜合分析,依靠自己的能力,獨立生活,不給父母增壓力,依然是現在年輕人的主流觀念。

  “啃老”折射多重社會問題

  專家學者認為對待“啃老”現象應該多角度來認識

  青島大學退休教授、曾兩次折桂老舍散文獎的金翠華認為,“啃老”現象折射的並非簡單的子女和父母的關係,還更多地反映了深次的社會問題。從子女角度來看,有能力但不自食其力,反映出了“啃老”子女一味向父母索取的生活價值觀,不是父母不想給其“斷奶”,而是自己不想離開父母的懷抱。兒女生活觀念的形成,固然是社會、學校和家庭多重教育的結果,但兒女心安理得的“啃老”,也體現父母教育的偏差。父母在對兒女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以及自立觀念,樹立爭取的價值觀。

  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樹楓教授認為,“啃老”現象中,關注作為“被啃”的父母的生活壓力,其實也反映了當今社會中,老年人群體的生活壓力相當大。中國人傳統的“養兒防老”觀眾,先是“養兒”,才是“防老”。兒女在父母眼中總是“長不大”的孩子,除非萬不得已,老人不想給兒女添負擔。除了個別完全“啃老”、而自己不工作的外,不少兒女“啃老”也有很多無奈,比如結婚買房等。如果社會各方面保障體系完善,老年人生活中壓力小、焦慮少,因“啃老”引發的社會問題也會相應減少。

  也有專家認為,有時候在如何教育孩子形成自立意識,父母不妨學習一下自然界中老鷹教子的智慧。孵化小鷹出生後,母鷹按時叼回來小蟲、肉食細心地喂養和呵護小鷹。後來,小鷹慢慢長大,這時,母鷹認為該是小鷹學習“自我獨立”的時候了。於是母鷹開始無情地攪動窩巢,讓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暴露出尖銳的小石子和荊棘。小鷹被刺痛得哇哇叫,可是母鷹仍無情地加以驅趕,小鷹只好忍痛振起雙翅,離巢單飛。殘酷無情的母鷹逼小鷹離巢他飛,目的就是讓孤苦無依的小鷹懂得——要含淚堅強地站起來,自己飛。

  兒子掙八百花兩千

  開出租車一天不得閒的張師傅被“啃”得難堪重負

  “啃老,不爭氣的孩子快把我這‘老骨頭’啃斷了。”説這話的是住在市北區的出租車司機張師傅。今年51歲的張師傅,如果按照我市統計的居民最新的期望壽命79歲比量,自稱“老骨頭”明顯把自己説老了,但當記者糾正他説“51歲可不能算是老年人”時,張師傅一臉無奈地説:“你是沒處在我這位置上,如果你是我,估計也早希望老得啥都幹不動,啥都不想幹了。”

  催促張師傅希望自己儘早進入 “老態龍鐘”狀態的一大原因是,來自兒子的“啃老”壓力讓他難以負重。張師傅原來是我市一家國有改制企業員工,因為單位效益不好,5年前他一次性買斷工齡。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張師傅幹起了替班出租車司機,每月收入約三千元,但這幾乎是一家人的全部收入了。妻子因為患病,不能工作,每月還需要花費數百元的醫療費。

  “孩子實在是不爭氣,自從2006年職高畢業後,到現在也沒有幹上一份穩定工作,並且花錢大手大腳,幾乎每月都要從家中拿一千多塊錢,月月如此,想著法從我這裡要錢,不給還不行。”

  原來,張師傅的兒子今年23歲了,從職高畢業踏入社會近4年的時間,用張師傅的話説,從來沒在一個崗位上幹足半年。父母托關係給他找的工作,不是抱怨掙錢少,沒前途,就是認為太臟太累,不是他應該幹的活。“因為他總是處在見習期,工資自然也不多,每月也就七八百塊錢。按説他在家裏吃住,一個月七八百塊錢,一個人花銷應該能滿足,可這孩子花錢太隨意,掙的哪些錢,他自己説 ‘還不夠請朋友吃兩頓飯的’。”提到兒子的日常消費,張師傅一直重復一句話“現在的孩子,拿花錢不叫花錢,叫扔‘花紙’。”

  自己的工資不夠花,於是向父母要。“今天他説上英語培訓班,需要三千塊,明天又説考計算機證,再要一千多。”張師傅説,孩子剛畢業的前兩年,向他要錢,還經常編排一些 “學習上進”的理由,到了後來沒理由編了,就直接説“缺錢花,給錢”。更讓張師傅鬱悶的是,今年3月份,孩子説要自立,要搬出家住,根本沒與父母商量,就直接到外邊租了個房子,一住就是三個月,期間只是缺錢花了才回家。後來,張師傅“跟蹤”才知道,兒子竟然和一個女孩同居。“他這一齣去租房‘自立’,每月要的錢更多了。”

  兒子要錢不給不行嗎?“不給,他就纏磨他媽,要不就説如果家中不給錢,他就去借錢,要不就自己想辦法‘找錢’。”張師傅説,怕孩子沒錢花走彎路,所以才一次次妥協。“都説養兒防老,可現在卻成了‘養兒累倒’。現在我還真不盼他有多孝順我們,只要是不啃老,就算是孝順了!”

  兒子“啃”完孫子“啃”

  70多歲的趙大爺真被“啃”草雞了

  “這事要説出來,可能家醜外揚,但不説我心裏堵得慌。”家住滄口、70多歲的趙大爺十多年前從一家國企領導崗位上退休,每月退休金兩千多元,老伴從一家小企業退休,每月退休金有一千多,老兩口應該生活得綽綽有餘才對,可這十多年來,竟過得緊緊巴巴。

  “為啥?兒子‘啃’完,孫子‘啃’,把我們的退休金都‘啃’走了。”趙大爺膝下兩兒兩女,到了他這個年齡,應該是一個讓很多老年人都羨慕的家庭結構了,可趙大爺卻樂不起來。兩個女兒早就出嫁,兩個兒子也早成家另過。十年前,趙大爺退休時,兩個兒子都還在各自的企業內工作。趙大爺退休不久,兩個兒子相繼下崗。

  “別人下崗後調整心態,重新再就業或者創業了。可我的兩個兒子,因為技術單一,再加上年齡限制,再就業比較困難。可要説小本創業,兩個人都表示,到夜市擺地攤,丟不起那人。於是他們家錢一不夠,都向我們要。”趙大爺説,好在兩個兒子後來都慢慢轉變觀念,先後找到了工作。

  “兒子不‘啃老’了,我還以為能輕鬆一些,沒想到又讓‘孫子’啃上了。”趙大爺説的孫子,是大兒子家的孩子,今年二十多歲,因為上學的時候,住在爺爺家,踏入社會後也常到爺爺家來。“他爸爸説工作忙,讓我們幫著照看孩子。上中學的時候,孫子的日常花銷都是我們老兩口出。現在孩子不上學了,缺錢花,還到我這裡要。”

  説起孫子,趙大爺一臉愁苦:“因為是獨生子女,他父母和我們多少有點慣孩子。現在他父母和我們都吃上苦頭了,這孩子上學的時候不努力,工作了也不求上進。隔三差五,找我和他奶媽要錢花。我並不是太心疼錢,主要是擔心如果這樣下去,孩子到了二十多歲不長進,以後生活更不會有起色。為了能教育孩子,我前兩天召集兩個兒子和孫子們召開家庭會議,告訴孫子:以後不能‘啃’爺爺,要‘啃’他父母去。這當然是氣話,可也是間接教育我的兩個兒子,必須讓他們的孩子學會自立,否則誰也不能把孩子養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