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陶短房:利比亞 外國軍事干預能走多遠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1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不論聯軍、鄰國還是班加西的反對派,都不願外國軍事干預走得太深、太遠,以免重蹈伊拉克、阿富汗的覆轍,很顯然,聯軍轟炸,反政府軍地面攻擊,才是他們構想的理想模式。

  據新華社報道,法國、英國和美國軍隊19日由空中和海上打擊利比亞境內目標。按利比亞國家電視臺的説法,截至當地20日中午,48人喪生。利比亞方面指責西方3國“殖民侵略”,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

  據報道,在本輪名義上由法國&&,多個歐、美、阿拉伯國家參與的對利比亞軍事打擊中,美、英用巡航導彈攻擊利比亞目標的行動代號“奧德賽黎明”,顯然借用了《荷馬史詩》的典故。

  昨日,中國外交部對向利比亞進行軍事打擊表示遺憾,也希望利比亞局勢儘快恢復穩定,避免武裝衝突升級造成更多平民傷亡。俄羅斯、印度等國亦都對此表示遺憾。實際上,外國的軍事干預並不能解決利比亞的問題。

  對於這場戰爭,人道主義者關心的是平民的犧牲和損失,軍事迷關心的是新軍事科技的應用和戰況變化,而更多的人關注的,則是外國軍事干預後,利比亞的局勢會怎樣。

  剛剛在和班加西方面的拉鋸戰中元氣大傷的卡扎菲,如今面臨的對手裝備更好,戰術境界更高,且是多國聯手“群毆”。可以説,純軍事考量,如果聯軍全力以赴,卡扎菲很難支撐太久。

  問題是聯軍未必在一開始就使出全力。自開戰至今,美國雖然實際貢獻了對卡扎菲打擊的主力,卻謹慎地躲在法國身後;英國駐法國大使在盛讚“英法團結合作親密無間”後刻意強調,這“不是一場戰爭”,而是“盟國、安理會各成員國和阿盟各成員國為確保安理會1973號決議貫徹實施而進行的必要軍事行動”;就連最積極的薩科奇也在開戰前的最後一次演講中,不忘加上“外交解決之門依然敞開”的話。

  不論聯軍、鄰國還是班加西的反對派,都不願外國軍事干預走得太深、太遠,以免重蹈伊拉克、阿富汗的覆轍,很顯然,聯軍轟炸,反政府軍地面攻擊,才是他們構想的理想模式。

  問題是此前的戰事表明,反政府軍的孱弱和卡扎菲軍可謂半斤八兩,能否在地面上“自行了斷”尚存疑問;這個委員會流品複雜,主席、武裝力量總長和外交負責人都是卡扎菲的舊人,名聲也不佳,歐美各國對他們也是將信將疑,不敢給予過多的軍事扶植。一旦反政府軍久戰不下,聯軍也許會不得已直接出手。

  種種跡象看,卡扎菲時代的結束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從此前的局勢演變軌跡可以看出,卡扎菲的核心部落,尤其東部幾個部落的忠誠度和凝聚力較強,而東南部費讚地區的部落則一直隔岸觀火,反對派陣營裏也同樣派系林立,部族痕跡深厚。

  如果盟軍“只空不降”,利比亞可能出現東西對峙或部落林立的“索馬裏化”狀態;如果盟軍直接在地面出手,或強化其影響力,可能會在戰後出現一次有組織、有國際監督和保護的普選,但從阿富汗、伊拉克的前例可知,普選並非民主進程的結束,而往往僅僅是開始,利比亞的部族社會結構、生態不變,普選也不可能帶來民主生活和政治穩定,利比亞也許會“伊拉克化”;當然,最糟、也是所有各方都最不想見到的,是出現一個“阿富汗化”的利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