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星文:搶購食鹽是一種盲目的自我驚擾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8日 1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昨天,風起于廣東、浙江的食鹽搶購潮蔓延到了北方地區,不少市民在一種恐慌情緒左右下衝進商場超市,成箱成捆地購買食鹽。有的商家借機漲價,原先1塊多一袋的食鹽賣到了5元,仍然供不應求。中國鹽業總公司成立了以總經理茆慶國為組長的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啟動應急工作機制,要求各地鹽業公司確保食鹽市場安全供應。

    9級地震不僅使日本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也使千里之外的中國人心生悲慼。人們為日本災區的民眾祈福,同時也密切關注不斷發生起火和爆炸的日本核電站,擔心失控的核能造成更大的次生災害。這次圍繞食鹽的搶購行為依託于兩種説法:一是吃了碘鹽能夠防輻射;二是地震使海水遭到核污染,海鹽也成了“污染物”。為了防輻射,人們爭購碘鹽。為了防止食鹽供應不上或者吃到“被污染的海鹽”,人們瘋搶貨架上現有的“安全食鹽”。這就是此次食鹽搶購風潮的邏輯依據。

    然而,這種恐慌性搶購顯然是非理性的。日本地震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積極應對,一方面派救援隊奔赴災區參與國際救援,並且通過航空公司組織中國人撤離,另一方面責成國內各部委嚴密監控地震可能給中國帶來的負面效應——地震部門緊盯主震和余震對大陸地區地殼運動的影響,氣象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輻射物流動,環保部門檢測各地輻射狀況,定期發佈中國主要城市環境輻射水平。根據有關部門發佈的消息,中國地區在氣象和輻射方面目前並無異狀,所謂抓緊吃鹽防輻射根本就是庸人自擾。而且,按照衛生專家的説法,碘鹽中的碘含量相對較低,起不到預防放射性碘的作用,盲目、過量吃碘鹽對身體有害無益。關於“中國海域受污染,食鹽有可能斷貨”的説法,也有專家給出回應:“中國食鹽大部分是礦鹽,礦鹽資源充裕,供應不成問題。即使是海鹽,亦遠離日本,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各種信息和數據及時公開,有關專家釋疑解惑,普及知識、傳佈真相、穩定人心。公眾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了解到這些信息後,基本保持了平和的心態和穩定的秩序。然而,有些人出於對關乎安危之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或出於看到別人行動就要跟風的慣性,或出於對過往痛苦的恐怖性回憶,搶購食鹽的事還是發生了。

    當務之急,政府有關部門需要緊急調用庫存和儲備食鹽,儘快穩定市場。既然説食鹽儲備充足,只是搶購來得太快,物流和上貨方面一時措手不及,就應該抽調人力、物力迅速彌補弱項,把空著的貨架填上,把飚升的鹽價壓住。只要市場裏的食鹽能夠源源不斷,什麼謠言都很快就能消散。其次,權威部門應當及時發佈信息,不能只是含糊其辭地解釋,而要有翔實的科學依據,比如發佈“礦鹽資源充裕”的告示,就有必要以確鑿的數據作為支撐。再次,要加強對食鹽市場的監督檢測,某一批次食鹽即便“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只要沒有通過正常的衛生檢測,就堅決不讓進入流通。手裏有鹽,心裏有譜,恐慌情緒也就很難蔓延。

    對於公眾來説,需要盡可能多一些沉著和理性。不只是食鹽,任何商品都經不起全民的搶購。任何産業都有相對平衡的産業生態,一年當中有高峰有低谷,但總歸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如果市場需求瞬間大增,平衡就會打破,市場鏈條就會暫時斷裂。目前,一方面應掌握關於地震後效應的信息,積極做好必要的應對工作,另一方面要有對於搶購衝動的抵抗力,以及自覺維護市場秩序的擔當意識。要相信經過這麼多年的經濟建設,國家有能力保證食鹽的生産和供應。要相信在民生幸福得到重視的今天,國家不會在事關公眾健康的問題上掉以輕心。不必聞核色變,不要盲目地自我驚擾,只要政府、社會和百姓共同應對,天塌不下來。(李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