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馮永鋒:請放過南京的梧桐樹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5日 14: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南京的梧桐樹見證了城市百年滄桑,經歷了民國淒厲風雨,早已是南京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最近,為建設地鐵三號線,南京將遷移超過600棵行道樹(據3月14日《南京晨報》)。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當下城市管理者的短視與急躁的心態。

  一座城市的氣質,一座城市的修養,與這個城市居民長時間的生活積澱相關。這積澱包括住宅格局的形成,也包括“樹木走勢”的滋養。某種程度上説,樹木比住宅更難培養,樹木與城市的關係更加深固。我們可以把天壇拆掉,然後用摻雜上高新手法的倣古建築術,重新搭建出一個外形不太容易看出區別的天壇,但我們永遠無法把天壇裏那些柏樹砍倒之後,在幾年的工夫裏讓小小的柏樹一下子長成千年古柏。我們可以在幾個月的工夫內建設出一所佔地幾十萬畝豪華氣派的“大學城”,但我們絕對無法讓大學城裏的樹木長出理想和希望,用最美好的自然生態,滋養求學者的心靈。學生們在巨大的院落與體量龐大的樓宇中間,一定只能看到一棵棵水土不服的樹,在頑強地保持著尊嚴。

  在一些地方,城市化進程引爆了驚人的摧毀力,甚至毀掉了原有的“住宅格局”,強行、暴力拆掉那些沿用了上千年的古城墻。現在,當舊房子已經拆除完畢,又開始拆起了生態和樹木,看來,這樣的“城市文明”已經進入了“反生態文明時代”。

  這些在經濟發展浪潮威逼下城市管理者慌不擇路的行為,又一次證明,我們出臺的政策,多麼需要公眾參與。

  推理起來非常簡單,隨意拆公民的住宅,隨意砍伐路邊的大樹,隨意把大樹搬進城中,原因都是管理者缺乏“執政為民”的能力,缺乏與公眾對話的能力,缺乏吸收公眾智慧的能力。要想保護城市的大樹,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預先的信息公開,就是決策前的充分討論;而不是事情發生後的輿論質疑。所有隱秘、封閉的決策,跟隨著的必然是顢頇與傲慢,隨之而至的必然是公眾難以抑制的失望,是社會秩序破壞之後難以恢復的創傷。

  現在,一些公眾人物和網友自發起來護樹,得到了輿論的廣泛同情,希望南京有關政府部門及時糾正錯誤,不要留下無可挽回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