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肖暢:“稅收透明”的歷史趨勢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1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日前的一次聯合訪談中,全國政協委員王永正説,他發現國外買任何東西,發票上都會區分標注産品價格與稅額,而在我國,“稅負較多和不透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葉青贊成此判斷,並稱國外這種“價外稅”的收稅辦法可以告訴每個人:我們繳了多少稅。(3月13日《中國青年報》)

  兩位説的,都是稅收透明的問題。稅收透明,我們不是第一次在談。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談法。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向前,從放權讓利到政企分開,生産單位與政府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明晰化,這個過程也促成了稅制的繼續改革。譬如“利改稅”,讓國企利潤與政府財政實現了分離,代之以稅收形式重新厘清兩者間的經濟關係。這個時候,人們談論稅收透明,一方面是希望該留成的企業利潤,莫被模糊的稅收給拿掉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國企財務透明,實現向國家“應繳盡繳”的義務。

  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厘清後,政府層級之間的關係也要厘清,這個時候的稅制改革,是為了重新厘清中央、地方的財權與事權,於是有了分稅制。分稅制為稅種分類的細化進一步提出了要求,也為稅務透明提出了要求。這個稅務透明的要求,是為了能夠打造“透明度高、穩定性強的財政管理體制。”

  稅制改革的意義,也散見於稅費改革的過程中。稅費改革,即以稅代費,清理各類不當收費,這個過程中,人們提出了稅收透明,這個稅收透明的意義在於:可以遏制政府的亂收費,進而遏制政府的各類預算外收入,實現政府的收支透明。

  如今,個稅成為稅制改革的重點話題,而個稅話題第一次回應了普通公民的稅負問題。如果説以前的稅制改革,落腳點分別在於政企關係、政府間關係以及行政管理體制等等,那麼今天的落腳點就在公民權益上。此時人們談論稅收透明,是要關心自己直接、間接承擔了多少稅負,且稅收最終去了哪,是否能以對等的公共服務回報于自己。

  稅收透明的談論,從來沒有間斷,但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關注點。如今,我們把這些關注點擰起來,形成一個鏈條,逐一審視,或許能得出如下結論:稅制改革一路走下來,從一個純國家治理結構的問題變成了國家與公民關係的問題,也終將從經濟體制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層面走向社會事業改革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