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瓊:“新型網癮”中的真問題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10: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網絡正在更加寬廣而深入地進入人的生活世界,對網癮的判斷和診斷也正在與時俱進。

  據媒體報道,全國兩會上,在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加強互聯網的利用和管理”話題時,部分代表委員對當下“微博控”、“偷菜狂”、“發帖癖”三大“新型網癮”的氾濫表達了不小的憂慮,他們呼籲從行業自律和法規建設層面消除網絡成癮的陷阱,同時要倡導健康有益的網絡文化。

  對“新型網癮”的擔憂,不僅嚴密地跟進了網絡世界的發展,其關注的對象也在擴大。 “新型網癮”症狀被描述為: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上微博,即便坐在馬桶上也在刷新頁面;深更半夜爬起來瞇著眼“偷菜”,白天頭暈腦漲一臉疲倦;絞盡腦汁每天都發原帖,為吸“斑竹”置頂不惜暴露隱私編排情節等等。相對於“以青少年群體為主”的“傳統網癮”,“新型網癮”體現出的新動向是,織圍脖、種菜偷菜、發帖回帖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上癮。

  “新型網癮”被專家認作是“網絡遊戲的升級版”。之所以被視為“升級”,在我看來,不僅是人們迷戀的對象從過關斬將、打殺怪獸發展到了網絡發佈和交流的平臺,從被擔憂的合理性基礎而言,也逐漸從一個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問題,擴大為成年人的生活世界和生活方式問題。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説,伴隨網癮名目不斷地被增加,警惕和不安也在升級。

  我們一定還記得此前對整個社會針對網癮的諸多行動和爭論。網癮二字,在中國,被擔憂、被討論,被恐懼,被干預的程度都達到了相當不一般的程度。相對於“一週上網40個小時以上”的嚴格標準,“微博控”、“偷菜狂”還是一個相當形象的描述。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如果“新型網癮論”成立,那後續的問題就不免真正令人擔憂。這一點,看看當初網癮的提出、標準、實行的治療等一系列離奇的進程就不難想見。

  我不是否認有些人對微博、論壇可能會形成依賴,也不是其中有出現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但是不是但凡一旦依賴網絡的行為,第一時間就要被按上了“不正常”的帽子,一系列管制和治療措施立即跟進呢?如果一遇到網絡依賴,思想境界教育、生活方式教育,疾病的診治乃至個體的拯救就成為一種習慣性反應,甚至不惜動用電擊這種離奇而且殘忍的做法,那我們如何在今天確信正常的信息發佈和傳播是一種自由,每個人的生活選擇也是一種自由?

  我不知道行業自律和法規建設應該怎樣作用於這種成人世界中的“新型網癮”,或者説類似于“新型網癮”的問題要如何通過行業自律和法規建設來解決問題。但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無論是控制網絡還是控制人的行動都是不正常的。就像對於很多癡迷于逛街購物的人來説,無論是控制他們刷卡的金額,還是控制商家做出打折的誘人廣告,只怕都不是正途。

  有專家發言,説現代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産生了信息焦慮症和信息依賴症,而過度沉迷于網絡,會使人與現實社會隔離,造成人際關繫緊張。我同意這種觀點的前半部分,我甚至認為,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形式和內容不同的社會心理焦慮問題。但關鍵問題在於,我們是把這樣的社會焦慮當做社會的問題去加以反思,還是把它當做個人的個體問題,從而把這樣的人當做教育和改造和拯救的對象,自己安然自得地擔負起生活導師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