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英:推進“異地高考”是統籌下的公平追求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1日 1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燕趙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隨著大量城市流動人口和進城務工農民工在異地工作時間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問題日益迫切。昨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接受採訪時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進異地高考。(3月7日《新京報》)

  從2008年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地高考問題,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再到《教育規劃綱要學習輔導百問》,“異地高考”這個議論了兩年多的問題,在今年兩會上頗有“撥雲見日”的跡象。同時,這個極具統籌性質的改革之舉也讓教育改革有了新的契機。

  異地高考作為一個微觀改革,經常被認為與宏觀的戶籍制度相衝突,也正因為異地高考屬於社會系統性改革中的一環,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儘管有人呼籲要以微觀變量促進宏觀變革,但由於諸多因素的掣肘,高考仍難與戶籍剝離開來。一些外來務工者的子女,從學前就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向所在地繳納了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贊助費、借讀費,卻在高考來臨時被打回原籍。且不説此舉罔顧了外來工的勞動貢獻,單從如今各地高中課改、自主命題的角度而言,在流入地學習、回原籍考試,必定出現的“水土不服”已令這些學生未考先輸。

  外來工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無門的尷尬與無奈,有關部門並非不知,長期以來之所以此項改革難以向縱深發展,牽涉的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之類的老話題。一些重點大學招生越來越地方化,在辦學所在地的招生比例居高不下,甚至出現教育割據的現象。而這些局面的形成又固化了所在地維護現有利益的心態,不難相信,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的省市有著擔心外來人口擠佔本地考生利益的隱憂。

  教育部此次的明確表態及實際作為,無疑令所有人期待與喜悅。在地域及戶籍博弈中進行了多年的高考,或許有望通過此次變革産生漸進式的變化。而縱觀幾十年來高考制度的微調措施,實施“異地高考”制度也已具備了成熟的條件。統一教材、統一命題時代的結束,可以讓“異地高考”有效避免投機式的“高考移民”,而上海、北京這兩大城市的積極響應也為其他城市起到了&&和促進作用,再加上一些高校在“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確定招生指標”方面的試水,可以樂觀地預見,“異地高考”已不再是夢。

  在“統籌”即將成為我國社會發展公平公正的主旋律的當下,“逐步推進異地高考”無疑與這種理念暗合,它所釋放的不僅僅是高考制度的破冰信號,更是對外來工及其子女人性化關懷的具體舉措。同時,這種帶有統籌性質的高考變革也讓戶籍制度的樊籬得以鬆動,讓教育在追求公平、共享的路徑上具有了正確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