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洪波:院士評選的“江湖氣”務須以體制導善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1日 1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試想一下,當整個學術界,從項目申報、論文發表、成果評審、職稱評價,直至院士評選,無處不經常出現弄虛作假的人,以至使不作假者會為自己的老老實實而不安,無處不經常出現集體性的舞弊,乃至舞弊被視為一種必要的“公關”,那麼我們就可以判斷,這是學術體制的整體性缺陷。

  院士評選,現在也不清潔。政協會間,多位院士痛斥院士評選的歪風,揭穿一些院士候選人拉關係、包裝成果,乃至候選人所在單位集體“跑院士”:“有人説,你要當院士,沒有幾百萬元的公關費拿不下來”。

  國家在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也不能避免弄虛作假、沽名釣譽,算是時代風氣最有説服力的註釋吧。國家、科技、頂級精英、評選等等概念,應然狀態下,無一不指向清潔,又無一不可以為清潔背書,而實際情況,魚目混珠,這與其説令人氣憤,不如説令人氣沮。

  很多人會將弄虛作假的原因指向院士所能得到的好處。是的,院士挂鉤于很多物質利益,但物質利益不足以解釋為何産生弄虛作假的評選;院士本身就是重大的榮譽,但這也不足以導致弄虛作假成為一種風氣。

  我以為院士能夠獲得諸多好處或者優先,不僅不值得批判,而且可以説是正常。院士産生物質利益,這在一些國家是沒有的,但給予院士以優渥的待遇,也並不是過分之舉。院士意味著很高的榮譽,而且終身擁有,這在全世界沒有兩樣。院士能夠得到更多的科研資源,例如在科技評審與項目申報上得到更大的發言權,這也可以説正當,畢竟科技領域,從來就存在“專業認可”、“權威優先”。

  然而,難道榮譽高、權威大、利益多,院士評選就一定會混亂起來?

  毫無疑問,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排除會有人意圖通過不端行為獲得好處,在科技領域,有人弄虛作假發論文,有人弄虛作假謀榮譽,都是毫不奇怪的。個別人品行不端,任何國家、任何領域、任何級別的人,都可能會有。有這類行為的人,可以説是為人道德和相應職業道德的欠缺,有些還干犯了規則和法律,受到倫理、同業乃至法律的究責。

  然而,如果在一個社會、一個領域或者一定階層,品行不端、干犯規則乃至法律的人和行為都頻頻出現,多到人們形成了習慣,多到做的人不以為恥、看的人不以為怪,這就主要不能歸究于個人道德,而應該追問社會性、體制性、整體性的原因。

  院士評選不能免於風氣不正,國家授銜的鄭重性、學術必有的清潔性,不足以保證評選的正常,“頂級榮譽”的重大性,不足以擊退弄虛作假的意念,反而引得不良行為如飛蛾撲火般踴躍。這映現的正是學術殿堂的坍塌,國家信用的損傷。

  “跑院士”的行為,部分是候選者個人所為,部分是候選人所在單位集體努力。個人所為,可以説是不以為恥;一個學術單位集體作偽,這就是學術體制與學術道德在一個角落已經崩潰。試想一下,當整個學術界,從項目申報、論文發表、成果評審、職稱評價,直至院士評選,無處不經常出現弄虛作假的人,以至使不作假者會為自己的老老實實而不安,無處不經常出現集體性的舞弊,乃至舞弊被視為一種必要的“公關”,那麼我們就可以判斷,這是學術體制的整體性缺陷。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會説“學術風氣太壞了”。然而,環顧週遭,我們大概又只能遺憾設想中應當比一般地帶乾淨一些的學術領域沒有乾淨一些,感慨學術和學術界的形象墜落于凡俗。我們發現,學術的墮落已經波及到國家最高學術頭銜的光芒,但我們還將發現這不過是社會諸多方面都在倫理陷落的一個方面。

  沒有象牙塔,沒有潔凈場所,沒有精神高地,無處不江湖,無非是道場。我們的眼神開始空茫,無處不在的倫理陷落,顯示著一種時代精神的困境。然而,這精神的困境又是從何而來?有人歸責於時代變化,有人歸責於民族性的惡劣,有人歸責于沒有信仰。而我始終相信,我們缺乏的首先是體制的導善能力。院士評選的歪風,終究只是體制不能導行良善的一個局部表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