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施君玉:日本“親美”外相辭職未必是壞事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新網3月9日電 香港《大公報》8日刊出評論説,前原任日本外相以來,把其“親美”特長髮揮得淋漓盡致,卻以犧牲與周邊國家關係為代價,損失也太慘重。前原辭職與其説是為保全日本民主黨清白,不如説是為自己政治前途。前原辭職不一定是壞事,對己可以退為進,為日後東山再起奠定基礎,對菅內閣可以提供一次“改變”的機會。關鍵要看如何把握,這是對菅內閣政治智慧的又一次考驗。

  文章摘編如下:

  素以作風乾練、張揚自負著稱的前原誠司,連辭職都“辭”得如此“瀟灑”。一句讓民主黨“保持乾淨政治”講完,便斷然拒絕了菅首相苦口婆心的挽留,向“外相”職位揮揮手,揚長而去,沒有一絲眷戀。前原去職無疑給陷入困境的菅內閣雪上加霜,但對己對人卻未必都是壞事。

  前原辭職與其説是為了保全黨的清白,不如説是為了自己政治前途。從進入菅內閣的第一天起,前原誠司的遠大抱負就決不只是外相。就在菅直人四面楚歌、首相寶座難保之際,前原就在各項民調中一直領先,被認為是接替相位的頭號人選。因為區區五萬日元政治獻金而辭官,遠比其繼續貪戀外相職位能贏得民心。在日本政治鬥爭的漩渦中,百姓不會忘記這位“捨身取義”的清廉政治家。前原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未來綁定在菅直人的“戰車”上。

  前原誠司或許是名合格的武士,但絕對算不上是稱職的外交家。年輕氣盛、威武不屈本來是政治家的高貴品格,但用在外交上就太簡單了。前原任外相以來,確實把其“親美”特長髮揮得淋漓盡致,日本外交有力配合了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轉移,但卻以犧牲中日、俄日關係為代價,損失也確實太慘重了。半年多以來,菅直人內閣被“鷹派”綁架,西與中國交惡,北與俄羅斯鬥氣,日本在東北亞陷入孤立。整體而言,前原外交對菅直人內閣絕未起到加分的作用,反倒拖累了菅直人的民意。前原去職無疑會使菅內閣再受重創,但若菅直人能從其中悟出些許失誤,亡羊補牢,或許會在“山窮水盡”之時,找尋到“柳暗花明”的出路。

  無須諱言,外務大臣辭職肯定會對日外交帶來影響,福兮?禍兮?關鍵還要看首相的後續行動。一年半以前,民主黨高舉“變革”旗幟取得政權,其中“外交變革”的核心是其“東亞共同體”理念。如果説“脫美入亞”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那麼,“脫亞入美”則更加幼稚,危害更大。特殊的地緣條件及與美國的特殊關係,造就了日本的“畸形”外交。民主黨上臺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卻模糊了國家定位,使日本外交迷失了方向。外務大臣辭職是日本外交轉圜的一次機會,若日本外交能借此回歸理性,則前原去職未必是壞事。

  政治鬥爭是殘酷的。日本政權更迭雖然説明其政黨政治的成熟,但“一年一換相”的“魔咒”不破,很難説明日本政治生態是健康的。政權頻繁更迭不僅導致其政策無法保持連續性,也使外交工作深受其擾。作為一個在國際事務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國,其它國家在與其打交道時,不知同誰對話,不知與誰解決問題,這不能不説是日本的悲哀。政治獻金、貪腐醜聞不知把多少政治家拉下馬,前原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是最後一個。如果前原的辭職能使骯髒的政壇變得“清澈”些,也不枉自己的“犧牲”。

  前原辭職不一定是壞事,對己可以退為進,為日後東山再起奠定基礎,對菅內閣可以提供一次“改變”的機會,説不定會“鹹魚翻生”再創輝煌。關鍵要看如何把握,這是對菅內閣政治智慧的又一次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