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晏揚:“低收入群體CPI”如何真正惠民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8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很多省市近期公開表示正積極編制併發布“低收入群體CPI”,以讓低收入群體的“錢袋子”與物價上漲實現聯動。“低收入群體CPI”專門針對低收入群體的消費和服務價格進行統計,相比CPI,它能更準確地反映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北京市表示,“低收入群體CPI”將成為制定低保標準、低收入人群補貼的依據;山東省表示,當“低收入群體CPI”同比漲幅超過5%,將直接補貼困難群體或提高低保標準。(新華社3月6日)

  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過著不同的日子,其日常消費支出結構大不相同,同樣的CPI對不同收入人群的實際影響是不同的,一個大而化之的CPI平均數據並不能反映低收入群體的實際生活窘境。因此,政府需要另行統計“低收入群體CPI”,以便更加真實、準確地了解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為他們提供及時救助,避免被CPI平均數據所迷惑。在某種意義上,“低收入群體CPI”裏包含著政府的民生關懷。

  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著手統計“低收入群體CPI”,這令人欣喜,也是大勢所趨。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完善補貼制度,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的聯動機制,絕不能讓物價上漲影響低收入群眾的正常生活。”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財政部等部委也于近日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的聯動機制。顯然,要建立這樣的機制,就要弄清低收入群體的實際消費價格指數變動情況,而統計和發佈“低收入群體CPI”,正是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機制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在統計方法上,“低收入群體CPI”與平均CPI的最大不同,在於各類商品和服務價格的統計權重不同。比如,低收入群體的恩格爾系數較高,食品價格的統計權重就應該提高;低收入群體的娛樂消費較少,娛樂消費價格的統計權重就應該降低。一般而言,通貨膨脹首先表現為食品及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因此,“低收入群體CPI”一般高於平均CPI。

  如果説統計“低收入群體CPI”是一項民生工程,那麼科學、透明就是其必不可少的要求。統計“低收入群體CPI”,最讓人擔心的是由於統計方法不科學而導致數據失真,讓低收入群體得不到及時有力的救助,甚至會有一些地方政府故意壓低CPI數據,以便削減救助支出,降低保障標準。譬如,“低收入群體CPI”中的“低收入”如何界定?如果以月收入2000元的群體作為統計對象,而救助對象卻限于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人群,那麼,所統計的CPI顯然與救助對象的CPI不相吻合。再譬如,“低收入群體CPI”包括哪幾類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每一類所佔統計權重是多少,理由是什麼?還譬如,價格抽樣調查程序是什麼樣的?如何保證抽樣數據的真實準確?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另一方面需要向公眾講清楚,無保留地向社會公開。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不僅是為了提高“低收入群體CPI”的公信力,更是為了增強社會救助和保障的針對性、有效性,確保低收入群體的正常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受到影響。(晏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