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嚴陽:“年齡門”是造假成癮的又一例證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圍棋是有文化底蘊的運動,但是在我國很早就被歸納入體育範疇,由此便産生了激烈的競爭。而體育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年齡造假”也同樣在這個運動中存在。全國段位賽每年一次,一位資深教練説:“我每年帶學生來參賽,有些‘老面孔’年年都能看到,光我看到就有八九年了。按他參加U17比賽來看,他至少在八九歲就開始衝段了,這太誇張了。(《深圳商報》2月26日)

  這一陣,體育界“年齡門”事件頻發,從花樣滑冰雙人滑新秀張丹、張昊,到申花當紅國腳涉嫌更改年齡、中國體操多個項目存在改年齡問題、乒壇90%的球員更改年齡,真可謂層出不窮,一個比一個雷人!似乎一夜之間,中國體育成了弄虛作假的重災區。然而應該看到的是,中國體育界的此類問題並非今天才有,而是早就存在。比如説,至少在20多年前,國際足聯舉辦的第一屆柯達杯,也就是16歲以下少年足球比賽中,就有不少球員超齡,僅僅是那個年代我們不願家醜外揚,對這類事件睜只眼閉只眼而已!還應看到的是,中國體育界之所以弄虛作假成風,又跟我們這社會的誠信缺失,道德失范,價值觀扭曲等“現代病”存在因果關係——弄虛作假並非中國體育界的特産,而是我們的諸多社會問題的一種折射而已!

  數年前,中國奶製品行業曾經遭遇“三聚氰胺”危機,不少知名企業捲入其中;而眼下,“皮革奶”再現江湖。高校本是相當純潔的“象牙塔”,可如今即便是教授抄襲論文也已不是新聞,博導論文造假與騙取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才是新聞。統計數據本來應該是十分嚴肅、認真的事,可在一些十分渴望政績的地方政府的領導人那裏,竟然成了富有彈性的牛皮筋,以致中央在對各地上報的GDP進行匯總的時候必須打折……凡此種種,無需更多列舉我們便能獲得這樣的印象:弄虛作假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通病。

  當上上下下全都習慣了弄虛作假,相互欺騙的時候,能夠欺騙的其實也就是“圈內人”,至於“圈外人”你是不太可能欺騙的。比如説,對中國體育界的“年齡門”事件,人家老外一個個心裏可是如明鏡兒似的。

  最近,德國媒體熱炒的其國防部長論文涉嫌抄襲乃是“學習中國”的説法,可能讓很多中國人不爽,因為論文抄襲不該是也不可能是中國的專利。但有一條我們可曾想過,作為世界上論文生産的第一大國,我們的論文引用率居然排在百名開外,至少是不是反映出我們的論文質量存在嚴重問題?這嚴重問題,是不是包含拼拼湊湊以及過度引用之類?當然,我們的各類産品太多的仿製而太少的原創,恐怕也是老外總喜歡將抄襲之類的詞語與我們聯絡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所以,中國體育界的“年齡門”並不是無本之木,而是與社會的整體健康狀況聯絡在一起的。這就有些像我們生病,問題可能反映在嘴、眼、鼻子上,但根子卻在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故障;假如我們再去審視嘴、眼、鼻子之外的器官,興許會發現同樣的問題,甚至更嚴重的問題。弄虛作假的病根不除,我們不只會繼續丟人現眼,且可能危及健康乃至生命。(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