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地方政府不限購,又如何?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4日 14: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截至昨天,全國共有15個城市和一個省出臺了房産限購措施,而這一數據距規定的各地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相差甚遠。另外,根據規定,二月中旬前必須出臺“限購令”。因此,這意味著全國大部分城市未按規定期限出臺限購措施。(2月23日《新京報》)  

    地方版限購令“猶抱琵琶半遮面”,能拖一天是一天,這種曖昧態度下的詭異成交量,其實早以説明了所有問題。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新國八條”,其中第六條規定: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要從嚴制定和執行住房限購措施;第七條規定,未如期確定並公佈相關措施的省(區、市)政府,將對相關負責人問責。  

    “2月中旬前”已經成為過去時了,觀望的繼續觀望、忙碌的繼續忙碌,除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京版”限購令,實在很難找到多少出手迅疾、力度狠準的地方性舉措。這令市民頗有疑問: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樓市大跌,各地救市行動雷厲風行,如今房價漲得如此驚心動魄,怎麼就出手遲滯、反應怠惰?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對限購令的態度,已經“出賣”了它們對樓市最真實的“表情”——地産商大可放心了,你看,職能部門也未必真想“限購”;就算真出臺了限購政策的,大約也只是“應景”而已。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地方細則對宏調的消解能力,也不能低估二三線城市“光説不動”的後遺症——2010年12月份一個月的銷售額便佔到了全年的20.9%,對於一向是房地産銷售淡季的12月份來説,這幾乎等於一個奇跡,連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也忍不住將新寫的一篇博客文章命名為《瘋狂的十二月》。瘋狂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央打雷了,地方不下雨;二是我們低估了二三線城市樓市的“瘋狂潛力”。  

    眼下,大部分城市不限購,既有土地財政依賴的慣性,更有政策執行差異下的比較收益考量。2010年在一線城市被宏調政策的緊箍咒壓制時,氾濫的流動性已將二三線城市視為“價值洼地”;去年4月間,“新國十條”出臺之後,“二三線城市機遇論”的説法便在房地産業內甚囂塵上。因此,一線城市限購後,這對二三線城市來説,便是難得的投機性機遇。不限購,就意味著坐等盆滿缽滿。  

    限購是不是動真格,先得告訴公眾:不限購,你又拿它如何?據説住建部一位副部級官員在1月中旬的內部會議上明確表示將向地方官員施壓,“不限購,就約談”。現在看來,不僅“約談”能不能嚇倒人是個大問題,誰來“約談”、怎麼“約談”都是謎。  

    不限購,又如何?如果宏調要求再好,沒有權責相當的責罰制度兜底,限購令就難以發揮實效。